[發明專利]一種電力智能控制終端及其基于RISC-V的SOC電力芯片架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7751.9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9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樹華;仝杰;張鋆;張明皓;王辰;趙傳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5/78 | 分類號: | G06F15/78;G06F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李宏德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智能 控制 終端 及其 基于 risc soc 芯片 架構 | ||
本發明一種電力智能控制終端及其基于RISC?V的SOC電力芯片架構,包括集成設置在一個芯片上通過總線互聯的RISC?V主控單元、AI引擎單元、外設單元、內存和供電單元;RISC?V主控單元用于處理控制指令和控制指令執行流程;AI引擎單元內置多種AI算子,用于根據控制指令執行AI算法;外設單元用于提供外部設備接入芯片的通用接口;內存用于存儲控制指令;供電單元用于芯片的供電。通過內置RISC?V主控單元和AI引擎單元高效互動,一方面基于RISC?V的開源指令集實現開源自主,增加了其安全性,一方面利用RISC?V指令的可擴展性實現AI指令的可擴展,配合AI引擎單元中內置的多種AI算子,實現AI算法在AI引擎單元中的快速執行,提升芯片的運算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系統的智能控制終端,具體為一種電力智能控制終端及其基于RISC-V的SOC電力芯片架構。
背景技術
在電力領域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化應用,云-端協同將成為廣泛部署的計算范式。相比于云端訓練,終端往往進行智能推理運算,智能算法下沉至終端設備,提供智能推斷的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能夠滿足實時性、低功耗、安全性的需求,且節約帶寬與存儲。RISC-V產業在國內剛剛起步,非常適合應用在終端的智能推理上,開發人工智能芯片。
目前多核異構架構已成為人工智能芯片的典型技術路線。由于這一類應用通常包含有計算負擔較重,但數據通路較為固定的數據流,該數據流在通信系統級芯片(Systemon Chip,SoC)中表現為數字基帶的通道濾波、信道估計、調制解調等,在機器視覺處理器中表現為對于圖像的濾波平滑、變換、特征提取等。
目前已有大量初創公司針對不同領域及應用,提出多種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邊緣智能芯片硬件設計架構。但針對電力行業并沒有成熟的架構,不能滿足電網自主產權、安全可控的要求,同時與電網需求不匹配,系統規格過于龐大,無法實現低成本、低功耗,不能滿足電網人工智能應用及物聯網端計算的自主定制化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力智能控制終端及其基于RISC-V的SOC電力芯片架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芯片與安全性好,芯片的處理效率高。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基于RISC-V的SOC電力芯片架構,包括集成設置在一個芯片上通過總線互聯的RISC-V主控單元、AI引擎單元、外設單元、內存和供電單元;
RISC-V主控單元用于處理控制指令和控制指令執行流程;
AI引擎單元內置多種AI算子,用于根據控制指令執行AI算法;
外設單元用于提供外部設備接入芯片的通用接口;
內存用于存儲控制指令;
供電單元用于芯片的供電。
優選的,還包括交互連接的高速的AXI總線和低速的APB總線;AXI總線上掛載高速模塊,用于完成圖像與內存之間的快速操作;APB總線上掛載低速模塊,用于完成掛載設備之間的數據交互。
進一步,所述高速模塊包括通過AXI總線互聯的RISC-V主控單元、AI引擎單元和內存。
再進一步,所述AXI總線上掛載的內存為MEM存儲器,還掛載有DMA控制器。
進一步,所述的低速模塊包括通過APB總線互聯的GPIO接口、PWM接口、I2C接口和UART接口。
再進一步,所述的APB總線上還掛載有看門狗寄存器WDOG和時間寄存器TIMER。
進一步,所述的AXI總線和APB總線上分別設置有對應的SPI接口。
優選的,所述的RISC-V主控單元采用開源的CPU指令集架構和BSD協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75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