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7695.9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75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筱萍;李勁松;張金虎;姜佳寧;李昂;王化鵬;李文琢;李亞蕾;紀欣;張海燕;張煒;趙銘洋;沈艷;趙娜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3/0876 | 分類號: | H04L43/0876;H04L43/16;H04L41/0681;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巡通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703 | 代理人: | 齊書田 |
| 地址: | 100192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變電站 過程 交換機 端口 流量 監測 預告 系統 方法 | ||
1.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動測試系統;所述自動測試系統包括:
流量模擬裝置,連接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的通信端口,用于給交換機通信端口施加流量超過過程層交換機設置門檻值的SV和GOOSE報文;
網絡管理模擬工具,連接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的管理端口,接收過程層交換機通過管理端口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根據預先加裝的過程層交換機告警信息模型解析出告警發生的實際端口及當前流量,驗證交換機的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是否正確;過程層交換機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包含發生流量越限的端口號“IfIndex”,端口流量越限告警“Alm”,端口流量越限預警“Wrn ”,當前流量“FlwSt”。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系統,其特征在于,網絡管理模擬工具基于DL/T 860通信協議接收過程層交換機通過管理端口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系統,其特征在于,網絡管理模擬工具,具體的:根據告警信息模型解析出告警發生的實際端口及當前流量,并與流量模擬裝置發送的SV和GOOSE報文信息進行比對,驗證交換機的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是否正確。
4.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將網絡管理模擬工具與過程層交換機的管理口連接,啟動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在過程層交換機上將告警信息接收端設置為網絡管理模擬工具;
S2、連接流量模擬裝置與過程層交換機的通信端口,用流量模擬裝置給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施加流量超過交換機設置門檻值的SV和GOOSE報文;
S3、網絡管理模擬工具接收過程層交換機通過管理端口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并根據預先加裝的過程層交換機告警信息模型解析出告警發生的實際端口及當前流量,驗證交換機的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是否正確;過程層交換機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包含發生流量越限的端口號“IfIndex”,端口流量越限告警“Alm”,端口流量越限預警“Wrn ”,當前流量“FlwSt”。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網絡管理模擬工具基于DL/T 860通信協議接收過程層交換機通過管理端口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具體的:網絡管理模擬工具根據告警信息模型解析出告警發生的實際端口及當前流量,并與流量模擬裝置發送的SV和GOOSE報文信息進行比對,驗證交換機的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是否正確。
7.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啟動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
S2、給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施加流量超過交換機設置門檻值的模擬SV和GOOSE報文;
S3、接收過程層交換機通過管理端口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并根據預先加裝的過程層交換機告警信息模型解析出告警發生的實際端口及當前流量,驗證交換機的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功能是否正確;過程層交換機上送的MMS報告格式的告警信息包含發生流量越限的端口號“IfIndex”,端口流量越限告警“Alm”,端口流量越限預警“Wrn ”,當前流量“FlwSt”。
8.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處理器以及與所述處理器耦合的存儲器,所述存儲器存儲有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被所述處理器執行時實現權利要求4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智能變電站過程層交換機端口流量監測預告警方法的方法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695.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