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紫云紅芯紅薯的高產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7338.2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19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高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紫云自治縣干水井種養殖村社合一農民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24/10;A01G24/20;A01G24/3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遵義浩嘉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2112 | 代理人: | 石文義 |
| 地址: | 550800 貴州省安順市紫云苗***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紫云 紅薯 高產 栽培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紫云紅芯紅薯的高產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主要包括有選擇種植地、制作種植畦、薯苗栽種、田間管理和采收步驟。采用本發明所述栽培方法,通過在種植畦上制作種植溝,利用薯藤蔓作為種植苗進行栽種,可使薯苗大小一致,能極大地提高其成活率,在通過合理控制種植密度,并結合所加入的底肥和撒入的營養土,可為紅薯的后續生長提供了很好的營養基礎,有利于增加其結薯率;結合田間管理,進而能促進紅薯快速、健康的生長,采收的薯塊大小及形狀均整齊。種植的紅薯具有產量高,品質好,安全無公害,病蟲害少等優點,所得的紅薯大小適中,其形狀均為紡錘型狀,并且其薯皮光滑、皮色鮮艷、無病無傷等特點,適合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生產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紫云紅芯紅薯的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紫云紅芯紅薯產于貴州省紫云自治縣黃色土壤,肉質細嫩酥油軟,個體一適中均勻,無洞無蟲,蒸熟后通體晶瑩,香甜感好,遠銷省內外,是游客饋贈親友的的佳品。紫云紅芯紅薯原產地域自然地理范圍在該縣的松山鎮、白石巖鄉、貓營鎮、板當鎮、壩羊鄉5個鄉鎮。年種植面積大約有10000畝左右,年產量約13000噸,年總產值在3000多萬元左右。由于該產品黃皮紅芯,含糖量高,水分較少,鮮食具有板栗香味,口感好,風味獨特,是營養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之一。
由于紫云紅芯紅薯的紅薯塊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灰分等,若以2.5Kg鮮紅薯折成0.5Kg糧食計算,其營養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紅薯中蛋白質組成比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別是糧谷類食品中比較缺乏的賴氨酸在紅薯中含量較高。此外,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同時,由于紅薯含有獨特的生物類黃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暢,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補肝腎,也可以有效治療肝炎和黃疸。紅薯蛋白質質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使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因此,來自有“天然溫室”之稱的云貴高原的紫云紅芯薯非常受廣大市民的青睞,在各地的超市均有攤位出售紫云紅芯薯。由于紫云紅芯薯種植基地山清水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仍保留著原生態。紫云縣是全國唯一的紅芯薯產地,于2012年獲得地理標志證書及無公害食品證書。紫云紅芯薯具有皮薄、紅芯、無渣、板栗香等特性。肉色橙黃至紅芯,肉質細嫩酥油軟,蒸熟后通體晶瑩,香甜可口,含有膳食纖維、胡蘿卜素、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營養價值很高,被公認為世界第一抗癌食品。
隨著科學家對紅薯保健功效研究的深入,人們對紅薯的喜愛程度也越來越高,因此紅薯的種植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但是紫云紅芯紅薯的一個最大特點是產量普遍偏低,而且其外形以紡錘型結構為最佳。采用現有栽培方法種植的紅薯,一株最多只能結薯3個,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因此,為了提高其產量及質量,增加種植人員的收入,滿足市場需求,需要改進現有的種植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供一種操作簡單,可有效提高紅薯產量和質量的栽培方法,種植的紫云紅芯紅薯能滿足市場需求,具體來說是一種紫云紅芯紅薯的高產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紫云紅芯紅薯的高產栽培方法,所述栽培方法主要包括有選擇種植地、制作種植畦、薯苗栽種、田間管理和采收步驟,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種植地:選擇陽光充足、土層深厚、土壤結構疏松、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性能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質土壤作為種植地,在秋冬季進行深耕處理,越冬自然風化;
(2)制作種植畦:對經自然風化后的種植地整理平整,在整理平整前,每畝土地里加入底肥,然后將土地翻耕25~35cm,土塊打細,使基肥和土壤混合,然后整理成壟寬為80~120cm、壟高40~50cm的種植畦,相鄰兩個種植畦之間做成寬為15~20cm排水溝,選擇晴天在制作的種植畦上撒施顆粒劑石灰氮,每畝施用量為3~6k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紫云自治縣干水井種養殖村社合一農民專業合作社,未經紫云自治縣干水井種養殖村社合一農民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73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