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發光模塊及其制造方法、面發光激光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6928.3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29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久保田良輔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S5/183 | 分類號: | H01S5/183;H01S5/42;H01S5/02253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傳芳;蘇卉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發光 模塊 及其 制造 方法 激光器 | ||
1.一種發光模塊,具備:
基板;
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安裝于所述基板上,在端部具有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卡合部;及
第二面發光激光器,安裝于所述基板上,在端部具有向內側凹陷的第二卡合部,
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與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相鄰,
所述第一卡合部與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光模塊,具備:
光學元件,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上,供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出射光入射。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光模塊,其中,
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具有出射所述出射光的出射部,
所述光學元件包括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
所述第一透鏡位于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的出射部上,
所述第二透鏡位于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出射部上。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光模塊,其中,
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的振蕩波長與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振蕩波長不同。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發光模塊,其中,
所述發光模塊具備在端部具有第三卡合部的第三面發光激光器,
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在與設有所述第二卡合部的端部不同的端部具有第四卡合部,
所述第三卡合部向所述第三面發光激光器的內側凹陷或者向外側突出,
所述第四卡合部向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外側突出或者向內側凹陷,
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與所述第三面發光激光器相鄰,
所述第三卡合部與所述第四卡合部卡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光模塊,其中,
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的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所述第二卡合部具有頂點和弧中的一方,
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第四卡合部及所述第三面發光激光器的第三卡合部具有頂點和弧中的另一方。
7.一種發光模塊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
將在端部具有向外側突出的第一卡合部的第一面發光激光器配置在基板上;及
將在端部具有向內側凹陷的第二卡合部的第二面發光激光器以使所述第一卡合部與所述第二卡合部卡合的方式配置在所述基板上。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發光模塊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配置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的工序及配置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工序之后,具有在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上配置光學元件的工序,
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及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具有出射光的出射部,
所述光學元件具有相鄰的第一透鏡和第二透鏡,
配置所述光學元件的工序是以所述第一透鏡位于所述第一面發光激光器的出射部上且所述第二透鏡位于所述第二面發光激光器的出射部上的方式配置所述光學元件的工序。
9.一種面發光激光器,具備:
依次層疊的下部反射鏡層、活性層及上部反射鏡層;及
設于端部并包括頂點或者弧的卡合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未經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692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遠程地震地質服務系統
- 下一篇:傳感器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