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6082.3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55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2 |
| 發明(設計)人: | 鄭躍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躍進 |
| 主分類號: | B24B41/00 | 分類號: | B24B41/00;B24B4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3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完全 磨損 自動 切換 打磨 五金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包括控制臂,所述控制臂的內右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左側活動連接有控制齒輪和卡桿,所述固定桿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彈簧桿,所述控制齒輪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的內壁開設有活動槽。該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通過在安裝盤內安裝多個打磨桿,當一根打磨桿上的磨砂片磨損殆盡后,通過控制齒輪帶到安裝盤和轉動盤轉動,實現打磨桿的自動切換,可繼續進行打磨,如此改善了產品質量,減少了不良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向自動化產業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五金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 的五金拋磨設備。
背景技術
如今的五金材料不在是單指五種指定金屬,而是對多種金屬的統稱,因 為五金材料的價格便宜,加工方便,使五金制品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和工業生 產中都經常用到的原料或工具。
五金制品加工時,為了保證表面觸摸的手感,需要進行打磨拋光,由于 每天加工的五金制品數量較大,導致拋光設備的磨損也非常嚴重,需要經常 更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而如果不及時更換會影響五金制品的加工質量, 因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來解決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完全磨損后 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具有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作用。
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該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通過在安裝盤內安裝 多個打磨桿,當一根打磨桿上的磨砂片磨損殆盡后,通過控制齒輪帶到安裝 盤和轉動盤轉動,實現打磨桿的自動切換,可繼續進行打磨,如此改善了產 品質量,減少了不良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利于向自動化產業發展。
2、該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通過在彈簧桿和凸塊 的配合使用,卡桿偏轉過程中,彈簧桿在凸塊表面滑動,彈簧桿從凸塊底端 滑向頂端時,彈簧桿壓縮蓄力,當彈簧桿滑過凸塊的頂端后,釋放彈力,輔 助推動卡桿偏轉,如此可防止因磁鐵磁性的不穩定,導致卡桿偏轉不到位, 影響設備運行。
本發明為實現技術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完全磨損后自動切換打 磨頭的五金拋磨設備,包括控制臂,所述控制臂的內右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桿, 所述固定桿的左側活動連接有控制齒輪和卡桿,所述固定桿的內壁固定連接 有彈簧桿,所述控制齒輪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安裝盤,所述安裝盤的內壁開設 有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內右壁固定連接有活動彈簧,所述活動彈簧的左側 固定連接有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內側插接有打磨桿,所述固定桿的外側套 接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的側面開設有切換孔,所述控制臂的內右壁且位于 固定桿的上方固定連接有推送彈簧,所述推送彈簧的左側固定連接有延伸到 切換孔內的推送塊。
作為優化,所述控制齒輪的齒牙朝向順時針方向,且齒牙數為切換孔數 量的兩倍,控制齒輪與固定桿之間安裝有一條收縮的發條,使控制齒輪一直 受到一個順時針方向轉動的力。
作為優化,所述卡桿的位于控制齒輪的上方,卡桿設置為牛角狀,且尖 角卡在控制齒輪的齒牙內,卡桿的頂部設置有與彈簧桿對應的凸塊,卡桿的 后側部分內嵌有磁鐵。
作為優化,所述安裝盤和轉動盤均安裝在控制臂內,所述安裝盤的側面 開設貫穿活動槽的通孔,所述活動槽的位置和數量均與切換孔對應,活動槽 的長度大于切換孔的長度。
作為優化,所述打磨桿的左端設置有磨砂片,打磨桿延伸到切換孔內, 打磨桿靠近控制齒輪的一面設置磁鐵,所述切換孔右側開口處的順時針方向 設置傾斜面,可在轉動盤轉動時,通過斜面將推送塊導出。
作為優化,所述推送彈簧的彈力大于活動彈簧的彈力,推送彈簧的位置 與最上方的切換口位置對應,所述推送塊的外表面設置成曲面。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躍進,未經鄭躍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608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