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裂縫性油藏多尺度裂縫模擬方法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5281.2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95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廉培慶;張文彪;段太忠;趙華偉;商曉飛;李蒙;劉彥鋒;吳雙;王鳴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T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朱明明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裂縫 油藏 尺度 模擬 方法 計算機 可讀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裂縫性油藏多尺度裂縫模擬方法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方法包括:獲取基質的角點網格模型數據、基質屬性模型數據、裂縫網絡模型數據和裂縫屬性模型數據;將裂縫網絡模型分級劃分為主級裂縫和次級裂縫;基于角點網格模型和主級裂縫構建非結構化基礎網格;利用基質屬性模型和裂縫屬性模型對非結構化基礎網格進行屬性映射;對映射后的非結構化基礎網格的基質屬性進行修正;以及計算屬性修正后的非結構化基礎網格的傳導率,獲得非結構化混合網格模型。利用模擬方法,能夠對主級裂縫極性離散化處理,有利于精確捕捉這些裂縫的流動特性,提高數值模擬的精度,對中小尺度裂縫采用等效和粗化方法,極大程度提高數值模擬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藏數值模擬領域,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裂縫性油藏多尺度裂縫模擬方法及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裂縫性油藏是廣泛存在的一種油藏類型,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探明地質儲量中,裂縫性油藏占了28%以上(袁士義,宋新民,冉啟全.裂縫性油藏開發技術,石油工業出版社,2004)。通常儲層中存在著尺寸和性質不同的裂縫,針對裂縫的特性,現有雙重介質模型(Warren,J.E.and P.J.Root.The Behavior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SPEJournal,1963,3(3):245-255)和離散裂縫模型(Karimi-Fard,M.,L.J.Durlofsky andK.Aziz.An efficient discrete-fracture model applicable for general-purposereservoir simulators.SPE Journal,2004,9(2):227-236)兩種方法來對裂縫進行描述,并為后續數值模擬提供模型與參數。
這兩種模型分別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適應性:雙重介質模型有點是穩定高效,然而精度較低,往往只適用于中小裂縫發育的區域,不適合對全油藏流動具有重大影響的主級裂縫的情形;而離散裂縫模型的特點是對裂縫刻畫精細、數值模擬精度高,然而由于極高的分辨率導致無法高效模擬中小裂縫發育的油藏。
(1)儲層中的十米甚至百米尺度裂縫或壓裂主裂縫通常尺寸大、導流能力強、對流體滲流和儲層開發的影響大,從分布上來講,這類裂縫數量較少,呈現稀疏分布的狀態。由于單條裂縫對滲流影響大且分布較為稀疏,對這類裂縫而言,采用傳統雙重介質模型會有較大的誤差用,采用離散裂縫模型更有精確有效(Sarda,S.,L.Jeannin,R.Basquet andB.Bourbiaux.Hydraulic characterization of fractured reservoirs:simulation ondiscrete fracture models.SPE Reservoir EvaluationEngineering,2002,5(2):154-162)。
(2)壓裂次生縫和小尺度天然裂縫縫網等一些裂縫通常尺寸較小,導流能力也較弱,分布上呈網狀交錯分布,適合雙重介質模型來模擬,若采用離散裂縫模型,會造成網格數量過多從而計算速度太慢的問題(Sarma,P.and K.Aziz.New transfer functions forsimulation of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with dual porosity models.SPE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20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528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