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柳穿魚黃素在制備抗食管癌藥物中的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4487.3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0757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康棟;董子鋼;朱芳麗;郭智萍;劉鑫寧;趙繼敏;趙四敏;江亞南;董子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1/352 | 分類號: | A61K31/352;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聯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張麗 |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柳穿魚 黃素 制備 食管癌 藥物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柳穿魚黃素在制備抗食管癌藥物中的應用,柳穿魚黃素,名稱為:5,7?二羥基?4’,6?二甲基甲酰胺,本發明驗證了柳穿魚黃素對食管鱗癌細胞的抑制作用;驗證了柳穿魚黃素在人源化移植模型(PDX)上預防和治療食管癌的顯著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柳穿魚黃素能夠抑制食管鱗癌細胞KYSE150、KYSE450的增殖及抑制食管鱗癌細胞克隆形成;經柳穿魚黃素處理的小鼠的腫瘤體積與對照組比較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從而顯示了柳穿魚黃素對食管鱗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效果和預防、治療食管癌的顯著效果。因此,柳穿魚黃素能夠作為一種現有的臨床使用藥物起到對食管鱗癌的預防及治療作用。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癌癥生物醫藥領域,具體涉及柳穿魚黃素在制備抗食管癌藥物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是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主要癌癥之一。在亞洲的部分國家以及一些低收入國家如南非等,食管癌都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命。食管癌的主要病理分型為食管鱗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在中國地區,食管鱗癌的發病率占食管癌發病率的90%以上,尤其是一些平原地區,如河南,河北。由于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食管癌診斷往往都處于中晚期,導致預后不良。目前手術仍然是治療食管癌的主要方式,但是術后復發率很高。研究表明,手術后應用化學預防藥物可以很好的預防腫瘤的復發,因此急需發現低毒高效的藥物來延緩食管癌的復發,提升患者的生存率。目前針對食管癌、胃癌使用多學科綜合治療的治療原則,包括手術,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等,首選手術治療的方法。盡管諸如手術、放化療等綜合治療的手段不斷進步,但食管癌患者的預后及5年生存率仍然較差。
強調腫瘤的早期發現和治療,忽視腫瘤的預防是不可取的。腫瘤的化學預防是指利用天然、合成或生物物質來阻止、減緩或者逆轉癌癥發生發展過程,從而降低癌癥發生率和死亡率的方法策略。目前已有兩千三百余種化合物用于腫瘤的化學預防,經體外實驗、動物試驗或人體初步應用證明有較好效果的約為20-30種。
PDX(patient derived xenograft)模型是利用癌癥患者的癌組織在免疫缺陷小鼠身上建立的皮下移植瘤模型,依靠小鼠提供的微環境進行生長,該模型生物學穩定,保持了原代腫瘤的特點,異種移植的模型可能是最接近目前人類癌癥特點。選擇自發性腫瘤通常比用試驗方法誘發的腫瘤與人類所患的腫瘤更為相似,有利于將動物實驗結果推用到人。與人癌細胞系建立的動物模型相比,PDX模型減少了體外處理過程,能更好地保持患者臨床腫瘤組織的原有生物學特性和組織學特征,并且PDX模型取材于不同的患者,可以保留了患者腫瘤的異質性,不僅可以檢測治療功效,也是符合癌癥生物學治療基本原則的一種工具和手段,還可以幫助測試新的抗腫瘤藥物的療效,同時也為腫瘤發生發展的機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為一對一的個體化抗癌治療提供了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柳穿魚黃素在制備抗食管癌藥物中的應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柳穿魚黃素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和中草藥植物中,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抗菌、抗炎等生物活性,Pectolinarigenin,分子式:C17H14O6,分子量:314.29,CAS號:520-12-7。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化合物在抑制食管鱗癌細胞增殖及對食管鱗癌進行化學預防的應用,即柳穿魚黃素在制備抑制食管鱗癌細胞增殖及對食管鱗癌進行化學預防藥物中的應用。
進一步的,柳穿魚黃素在濃度為1-20 μM時能夠抑制食管鱗癌細胞KYSE150、KYSE450增殖及抑制食管鱗癌細胞克隆形成,以及誘導細胞凋亡。柳穿魚黃素在藥物劑量為2-10 mg/kg/天時在人源化移植模型(PDX)上明顯抑制食管癌LEG110的腫瘤體積的生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448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