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脫水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赤泥脫水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4027.0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096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緒文;顧勇;唐乾山;秦燚鶴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三秋樹環??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3 | 分類號: | C02F11/143;C02F11/145;C02F11/00;C02F10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淑歌 |
| 地址: | 531499 廣西壯族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水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脫水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赤泥脫水的方法,其中,所述脫水劑包括如下組分:碳化鈣、氧化鈣和氧化鎂;所述脫水劑的粒徑為200目以下。本發明提供的脫水劑在用于赤泥脫水時,無需能耗,首先利用脫水劑中的各組分與水的化學反應脫去一小部分水;然后利用所述化學反應釋放的熱量以及碳化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氣體乙炔使得赤泥中的大部分水分通過蒸發除去,方便快捷,且脫水效果高:通過調整脫水劑的添加量可生產出不同含水量的赤泥,滿足赤泥在后續的資源化利用時不同的含水量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金行業中資源回收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脫水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赤泥脫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過程中鋁土礦經強堿浸出時所產生的殘渣,每生產1噸氧化鋁就有1.0-1.3噸的赤泥產生。目前大部分赤泥仍然采取陸地堆存的方法處置。赤泥堆存不僅浪費了二次資源、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破壞了赤泥堆場的周邊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由于赤泥中含有氟、大量的稀土金屬及其他稀有元素,會引起地下水體的污染;赤泥的強堿特性會影響植物的生長;堆積赤泥的表層脫水風化后,粘結性變差,易引起粉塵污染等等。因此,隨著氧化鋁行業的發展,赤泥資源化利用對氧化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目前赤泥資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為制造建筑材料、環保功能材料、冶金材料和提取有價金屬等,但赤泥在進行上述資源化利用時,對其含水量將有一定要求,例如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用赤泥生產高強度高柔性耐熱礦渣棉和鐵的方法,其中要求赤泥含水量為10%左右;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赤泥球團的制備方法,其中赤泥在造球前需將赤泥物料的含水量降至12%以下;現有技術公開了一種高鐵高鈦赤泥生產鈦鐵合金副產水泥熟料的方法,其中需要赤泥水分含量小于1%。然而,赤泥漿從氧化鋁廠排出時液固比一般為3-4,經壓濾與自然晾曬,赤泥堆場的赤泥水分一般在20%-25%左右,此時赤泥所含水分遠遠高于后續利用赤泥資源化利用時對其水分的要求,因此,赤泥脫水工序成為赤泥在資源化利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目前赤泥脫水的方法大多采用烘干機烘干、自然烘干或干燥等方式將其含水率降至目標值,現有技術公開了在赤泥中配入草酸鈣并在400-700℃進行干燥處理的脫水方法,具體是利用草酸鈣干燥受熱分解產生的CO氣體來減少赤泥的粘結性,進而快速脫除赤泥表面的部分水和內部的結晶水。但該方法需要將赤泥加熱到400-700℃,能源消耗較高;而直接用烘干機烘干或自然烘干耗時較長,會影響后續赤泥資源化利用的周期。
針對上述缺陷,現有技術公開了將赤泥和生石灰粉進行攪拌混合,利用生石灰粉的中氧化鈣與赤泥中的水發生反應,并同時釋放大量的熱,從而可以使赤泥中的水分散失以達到脫水的目的。雖然氧化鈣與水反應產生了熱量,但是,由于赤泥具有一定的粘度,且產生的熱量有限,使得赤泥內部的水分很難從赤泥中散失,脫水效果較差。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赤泥脫水的方法存在能耗高、耗時長或脫水效果較差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脫水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赤泥脫水的方法。
為此,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脫水劑,包括如下組分:
碳化鈣、氧化鈣和氧化鎂;
所述脫水劑的粒徑為200目以下。
可選地,所述碳化鈣、氧化鈣和氧化鎂三者的質量比為1:(1-3):(1-3)。
可選地,所述碳化鈣、氧化鈣和氧化鎂三者的質量比為1:(1.5-2.5):(1.5-2.5)。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脫水劑的制備方法,將碳化鈣、氧化鈣和氧化鎂粉碎至粒徑到200目以下,然后混合均勻,即得所述脫水劑。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脫水劑或上述脫水劑的制備方法制得的脫水劑在赤泥脫水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三秋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三秋樹環??萍加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40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