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制作方法及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3976.7 | 申請日: | 2020-09-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51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08 |
| 發明(設計)人: | 許金泰;李穎泉;黃小輝;華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1/10 | 分類號: | D04B1/10;A43B23/0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凡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5257 | 代理人: | 趙龍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晉江***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多瞳目狀 組織 針織 面料 制作方法 應用 | ||
1.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編織的至少一層表面層(1)、至少一層底層(2),所述針織面料設置有至少一個瞳目狀組織(5),所述瞳目狀組織(5)包括孔洞組織(4)及設于孔洞組織(4)邊緣的邊緣組織(3),所述邊緣組織(3)采用面編織翻針到底層(2)的翻針編織形成,所述孔洞組織(4)采用將底編織向左、向右移針的移針編織形成,所述表面層(1)設于底層(2)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瞳目狀組織(5)使用至少一條可編織材料編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邊緣組織(3)的長度由底層(2)的織列數而確定,所述邊緣組織(3)的寬度由底層(2)的織行數而確定,所述孔洞組織(4)的長度由底層(2)的織列數而確定,所述孔洞組織(4)的寬度由底層(2 )的織行數而確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瞳目狀組織(5)之間的左右距離由進行底編織的織列數而確定,所述瞳目狀組織(5)之間的上下距離由進行底編織的織行數而確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邊緣組織(3)的厚度由底層(2)和表面層(1)的厚度而確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組織(4)的厚度由底層(2)的厚度而確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組織(4)沿特定方向規則或不規則排布于面料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組織(4)至少設有一個。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針織面料在鞋面的應用。
10.一種具有“多瞳目狀”組織的針織面料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針織面料包括一體編織的至少一層表面層(1)、至少一層底層(2),所述針織面料設置有至少一個瞳目狀組織(5),所述瞳目狀組織(5)包括孔洞組織(4)及設于孔洞組織(4)邊緣的邊緣組織(3),所述邊緣組織(3)采用面編織翻針到底層(2)的翻針編織形成,所述孔洞組織(4)采用將底編織向左、向右移針的移針編織形成,所述表面層(1)設于底層(2)上方,其中,所述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部分:進行針織面料的編織,做若干織行的四平編織與面編織,而后做若干織行的面編織與底編織;
第二部分:進行多層編織轉換為單層編織的翻針編織,而后進行第一部分的底編織;
第三部分:進行瞳目狀組織(5)的編織;
第一子部:將上述第二部分最后的底編織進行翻針至面的翻針編織;
第二子部:進行面編織向左、向右移針的移針編織并翻針至底層;
第四部分:進行隔針底編織,其中空針編織能控制孔洞的大小;
第五部分:根據所需瞳目狀組織(5)個數進行第三部分與第四部分的編織,最后做若干織行四平編織與面編織,并做若干織行的面編織與底編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3976.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硫酸鹽-蘇打型鹽堿土的改良材料和改良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零件智能制造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