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及其建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3032.X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571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川川;李丹梅;毛敏;薛曉輝;姚廣;陳毅;楊煊宇;郭學兵;趙雪峰;汪賢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3;G06F113/26;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易衛 |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泥 復合材料 塑性 模型 及其 建立 方法 | ||
1.一種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包括:
根據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壓縮性能的不同,以及水泥基復合材料經典彈塑性本構模型,將所述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分為拉伸部分和壓縮部分進行表示;
獲得經典拉伸彈塑性本構模型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σt是拉應力,σfc是初始拉伸屈服應力,εfc是初始拉伸屈服應力σfc對應的初始屈服應變,σtu是極限拉伸應力,εtu是極限拉伸應力σtu對應的極限拉伸應變;
獲得經典壓縮彈塑性本構模型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σc是壓縮應力,σcp是極限壓縮應力,εcp是極限壓縮應力σcp對應的極限壓縮應變;
將所述水泥基復合材料經典彈塑性本構模型中的σfc、σtu、εtu設置為纖維體積含量Vf的函數,獲得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分別為考慮纖維體積含量Vf的拉應力、初始拉伸屈服應力、極限拉伸應力及其對應的極限拉伸應變;
所述建立方法包括:
對試驗現象和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獲得PVA纖維含量對所述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中關鍵點的影響規律,所述影響規律的經驗公式如下:
其中,a1、b1、m1、a2、b2、m2、a3、b3、m3為所述經驗公式的參數,Vf為PVA纖維含量,σfc、σtu、εtu為所述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關鍵點;
通過數據擬合獲得所述經驗公式的參數,當0≤Vf≤1.00%時,a1=2.6、b1=0.55、a2=3.25、b2=1.25、a3=0.51、b3=-0.49、m3=-0.43;當1.00%<Vf≤2.00%時,m1=3.15、m2=4.5、a3=-0.4、b3=0.0028、m3=3.58;
將公式(4)、公式(5)和公式(6)代入公式(3),獲得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拉伸本構模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只考慮所述PVA纖維含量對拉伸本構模型的影響,不考慮所述PVA纖維含量對壓縮本構模型的影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VA纖維含量Vf的取值為百分比,所述PVA纖維含量Vf的取值范圍為:0≤Vf≤2.0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考慮PVA纖維含量的水泥基復合材料彈塑性本構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數據擬合使用的方法是最小二乘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未經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303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膠體磨機及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低收縮的美縫劑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