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2498.8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4266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3 |
| 發明(設計)人: | 孟凡寧;秦培勇;張新妙;欒金義;王占彬;李樹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8F259/08 | 分類號: | C08F259/08;C08F292/00;C08F212/14;C08F212/36;C08L51/00;C08L51/10;C08J5/22;B01D69/02;B01D67/00;C02F1/469;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吳大建;卑瑩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含沸石 分子篩 共聚物 材料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包括以下步驟:(1)將聚偏氟乙烯加入堿溶液中進行堿處理,得到堿處理后的聚偏氟乙烯,即堿化PVDF單體;將沸石分子篩在溶劑中分散,加入改性劑對沸石分子篩改性,使沸石分子篩表面接枝乙烯基,獲得改性沸石分子篩;(2)將堿化PVDF單體、含磺酸基和/或磺酸鹽基的可聚合單體、改性沸石分子篩、反應助劑于溶劑中混合,進行聚合反應,得到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本發明直接通過共聚合成了具有離子交換功能的膜材料,成膜后無需再引入離子交換基團具有較好的可操作性,引入沸石分子篩提高了離子交換膜的拉伸強度,延長了膜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聚合物膜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淡水資源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飲用水和工業生產過程中。然而目前淡水資源嚴重匱乏,飲用水約占全球總水量的0.5%左右。絕大部分的水分布在海洋中,但是由于海水的含鹽量過高無法直接飲用。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淡水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許多國家需要面對的問題。電滲析技術具有運行成本低、操作簡單、脫鹽率高、能耗低、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海水淡化。離子交換膜具有獨特的離子交換能力,被廣泛應用于電滲析實驗中。
中國專利CN109316979A提供了一種制備陽離子交換膜的方法,將PVDF與苯乙烯溶解在二甲基亞砜后,共混制膜;再經濃硫酸磺化后,引入離子交換基團 (-SO3-)。中國專利CN106994304A則通過輻照在PVDF膜表面接枝苯乙烯,然后利用濃硫酸對膜進行磺化制備陽離子交換膜。
由于上述現有技術方案所使用的實驗材料不具備離子交換基團,因此成膜后需要在膜中引入離子交換基團,從而大大增加了工業化難度。且上述過程需要使用濃硫酸對膜進行處理,增加了實驗的危險性和難度。
目前,均相陽離子交換膜普遍存在機械性能較差的問題。為改善膜的機械性能,通常采用無機粒子與聚合物材料共混的方法制備陽離子交換膜。然而,采用物理法直接在鑄膜液中摻雜無機粒子制備離子交換膜,常遇到以下問題:(1) 粒子填充量低;(2)粒子分散不均勻且易發生團聚;(3)粒子團聚處易形成孔洞,造成離子泄露。
通常,向離子交換膜中填充具有微孔結構的粒子,有助于改善膜的膜面電阻和拉伸強度。然而,由于聚合物材料與無機粒子之間的相容性較差,粒子填充量較低,導致膜性能改善有限。
市售離子交換膜依賴于進口,且價格昂貴,另外還存在離子交換容量(IEC) 低、穩定性差、拉伸強度低、使用壽命短的問題。
因此,開發一種工藝簡單安全、成本低廉及性能優良的離子交換膜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市售離子交換膜價格昂貴,離子交換容量(IEC) 低,膜面電阻大,穩定性差,拉伸強度低,使用壽命短,制備方法復雜且存在安全隱患。
基于此,本發明為解決上述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聚偏氟乙烯加入堿溶液中進行堿處理,得到堿處理后的聚偏氟乙烯,即堿化PVDF單體;將沸石分子篩在溶劑中分散,加入改性劑對沸石分子篩改性,使沸石分子篩表面接枝乙烯基,獲得改性沸石分子篩;
步驟(2):將堿化PVDF單體、含磺酸基和/或磺酸鹽基的可聚合單體、改性沸石分子篩、反應助劑于溶劑中混合,進行聚合反應,得到含沸石分子篩的共聚物膜材料。
優選地,所述含磺酸基和/或磺酸鹽基的可聚合單體為含磺酸基和/或磺酸鹽基的乙烯基單體;優選地,為含磺酸鈉的乙烯基單體;更優選地,為苯乙烯磺酸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249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