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貼合裝置、顯示裝置的制備方法及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1987.1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5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俊;黎勝明;許琴;陳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貼合 裝置 顯示裝置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載結構,所述承載結構包括平直部和曲面部;
所述曲面部上設置有多個氣囊;多個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
還包括氣壓控制結構,所述氣壓控制結構與至少一個所述氣囊連通;
所述氣壓控制結構控制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為膨脹狀態時,所述氣囊承載待貼合柔性屏的施壓表面與該所述氣囊處承載的所述待貼合柔性屏的形狀相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氣囊之間連通,且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的所述氣囊與所述氣壓控制結構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閥和通孔;
所述氣閥設置在相鄰兩所述氣囊之間,在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脹的過程中,所述氣閥依次打開;
所述通孔設置在遠離所述平直部的最末端的所述氣囊上,且所述通孔與所述氣閥相對設置,當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膨脹的后,所述通孔打開,所述氣囊通過所述通孔實現壓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控制結構包括彈性元件、擠壓部以及容納腔;
所述容納腔設置在所述平直部,所述容納腔與所述氣囊連通;
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容納腔形成密閉空間,并與所述容納腔的側壁活動連接;所述彈性元件位于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容納腔形成的密閉空間內;所述擠壓部用于擠壓所述彈性元件產生形變;所述平直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載待貼合的柔性屏;所述彈性元件的形變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控制結構包括彈性元件、擠壓部以及容納腔;
所述容納腔設置在所述平直部,所述容納腔與所述氣囊連通;
所述平直部包括相對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載待貼合柔性屏;所述擠壓部位于所述第二面;
所述擠壓部與所述容納腔形成密閉空間;所述承載結構彈性材料;所述擠壓部用于擠壓所述承載結構以及所述彈性元件產生形變;所述承載結構以及所述彈性元件的形變方向垂直于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壓控制結構包括擠壓部;所述承載結構包括彈性材料;所述擠壓部包括多個第一鏤空結構,所述第一鏤空結構的一端與所述氣囊連通,所述第一鏤空結構的另一端與外部連通;
所述平直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用于承載待貼合的柔性屏,所述擠壓部的形變方向垂直于所述平直部的第一面。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呈圓柱狀,相鄰兩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且相鄰兩所述氣囊連通;
其中,呈圓柱狀氣囊的側壁與所述曲面部貼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呈圓球狀,相鄰兩所述氣囊從所述曲面部鄰近所述平直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平直部的一端依次排列,沿所述平直部和曲面部相交疊的方向,位于同一行的相鄰兩氣囊間隔排列。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的半徑大于等于3u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198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