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站天線、輻射單元及輻射臂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50706.0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63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彭敏生;姜維維;薛鋒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24 | 分類號: | H01Q1/24;H01Q1/36;H01Q1/38;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別亮亮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站 天線 輻射 單元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站天線、輻射單元及輻射臂,該輻射臂包括第一基板、輻射層、第一濾波支節及第二濾波支節;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與第一面相對設置的第二面,輻射層設置于第一面;第一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一面,第一濾波支節與輻射層電連接;第二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二面,且第二濾波支節與第一濾波支節電連接。該輻射臂具有更好的抗干擾能力。該輻射單元采用了該輻射臂能夠減小其他頻段的輻射單元的耦合影響,抑制其他頻段的諧波,有利于提升輻射性能。該基站天線采用了該輻射單元具有更優的輻射性能,有利于改善基站天線方向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基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基站天線、輻射單元及輻射臂。
背景技術
隨著無線技術發展、新通信頻譜、通信制式的引入,支持更多頻段、更多制式的多系統共用基站天線逐漸成為運營商需求的主流產品。
隨著第五代通信系統的全面到來,2G、3G、4G和5G這幾個通信制式將長期共存,存在多種不同的通信標準,這就需要有更多的基站為通信系統提供服務。同時,隨著人們對基站天線安裝和美化環境的日益關注以及人們對輻射的擔憂和原有基站位置的沖突,使得基站天線的選址越來越難,多頻基站天線逐漸成為主流。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基站天線、輻射單元及輻射臂;該輻射臂具有更好的抗干擾能力。該輻射單元采用了該輻射臂能夠減小對其他頻段的輻射單元的耦合影響,抑制其他頻段的諧波,有利于提升輻射性能。該基站天線采用了該輻射單元具有更優的輻射性能,有利于改善基站天線方向圖。
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輻射臂,包括第一基板、輻射層、第一濾波支節及第二濾波支節;第一基板包括第一面以及與第一面相對設置的第二面,輻射層設置于第一面;第一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一面,第一濾波支節與輻射層電連接;第二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二面,且第二濾波支節與第一濾波支節電連接。
上述輻射臂利用基板來集成輻射層,易于實現阻抗匹配,且易于進行輻射層的修改,以使得輻射臂符合基站天線要求。同時通過設置第一濾波支節與第二濾波支節可以更好地抵抗外界諧波干擾,優化輻射臂的電氣性能及輻射性能。且通過將第一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一面,而將第二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二面,有利于在有限空間內集成濾波支節,便于調節濾波效率,進一步提升輻射臂的抗干擾能力。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輻射層設有避讓槽,第一濾波支節設置于避讓槽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濾波支節為繞圈式結構,且第一濾波支節包括起始端以及末端,起始端與輻射層電連接;第二濾波支節為片狀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二濾波支節與起始端電連接,第一濾波支節的長度為1/4λ,λ為干擾頻率在介質第一基板中波長;或,第二濾波支節與末端電連接,第一濾波支節的長度為1/2λ,λ為干擾頻率在介質第一基板中波長。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輻射單元,包括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輻射臂,輻射臂為四個,且相互正交設置構成兩對偶極子。
上述輻射單元設計初期是否符合基站天線輻射性能要求,前期需要進行反復的調試修改;由于輻射單元采用了上述輻射臂,利用基板來集成輻射層,易于進行輻射層的修改,即可在基板上去除部分輻射層或焊接金屬層來增大輻射層來改變性能,以使得輻射單元符合基站天線要求后,再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通過設置第一濾波支節與第二濾波支節能夠減小對其他頻段的輻射單元的耦合影響,抑制其他頻段的諧波,有利于提升輻射性能。且通過將第一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一面,而將第二濾波支節設置于第二面,有利于在有限空間內集成濾波支節,便于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濾波支節的濾波性能,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輻射單元的抗干擾能力。
下面進一步對技術方案進行說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輻射單元還包括巴倫,兩對偶極子分別通過巴倫饋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頻技術(廣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07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