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茯苓配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與薄層鑒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50535.1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268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學芬;陳麗華;周興武;王麗芳;韓海玲;林秀娟;李建偉;譚紫艷;楊貴梅;李應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鴻翔中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0/90 | 分類號: | G01N30/90 |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師事務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國;袁昊昀 |
| 地址: | 652800 ***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茯苓 配方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薄層 鑒別方法 | ||
本發明采用水作為溶劑提取得到有效物質,以特定種類、比例的展開劑、顯色劑進行薄層展開、顯色,利用薄層色譜差異進行區分,鑒別方法經過摸索找出最佳方法,可作為茯苓專屬薄層鑒別方法;本發明準確、快速,重現性好,提供了一種快速鑒別茯苓的方法;本發明提供制備的配方顆粒劑中各成分組成與標準湯劑一致,有效成分的含量優于標準湯劑,保證配方顆粒劑的藥效;同時本發明提供的工藝簡單、有效、生物利用度高、效率高、節能且穩定,非常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藥物制劑和鑒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茯苓配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與薄層鑒別方法。
背景技術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有栽培和野生兩種,栽培以安徽產量較大,稱為“安苓”;野生以云南產質量為佳,稱為“云苓”。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間到馬尾松林中采取。以體重、質堅實,外皮色棕褐、紋細、無裂隙,斷面白色細膩,黏牙力強者為佳。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作用,常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病癥。
茯苓中富含多種化學成分,主要有三萜類、多糖類、甾醇類、揮發油類、蛋白質、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三萜類和多糖類化合物為茯苓的主要
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成分約占其菌核質量的70%~90%,并具有抗腫瘤、抗炎、免疫調節等功效。
配方顆粒是針對中藥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質,利用現代制藥技術,以中藥飲片為原料,經過提取、濃縮、分離、干燥、混合、制粒、整粒、包裝等工序制備而成,保證了原料飲片的全部特征,使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被提取出來。除去雜質,確保顆粒的穩定性,醫師辨證論治可隨癥進行藥量加減,本發明制備的顆粒藥性強、藥效高,同時又不需要煎煮、直接沖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療效確切、攜帶方便、易于調制和適合工業化生產等諸多優點。
專利號CN104958326A公開了一種茯苓配方顆粒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1)對茯苓飲片進行多次攪拌提取,提取過程是加水后加熱沸騰并煎煮,在第一次提取時加水后浸潤再煎煮;(2)將多次提取后得到的提取液合并,靜置過濾得到藥液,將所述藥液濃縮至在60℃下相對密度為1.08~1.12g/ml的流浸膏;(3)將所述流浸膏與輔料混合,攪拌均勻,進行噴霧干燥制粒得到茯苓配方顆粒,其中并沒有涉及到茯苓專屬薄層鑒別方法。
目前配方顆粒質量控制內容一般包括外觀鑒別、性狀檢查、浸出物、薄層鑒別以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較難全面科學的鑒定中藥材及其制劑的質量,故需要一種專門針對茯苓飲片及配方顆粒的薄層鑒別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了一種茯苓配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與薄層鑒別方法。
其技術方案為:
一種茯苓配方顆粒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茯苓飲片,加水,茯苓飲片:水=1:9,浸泡30分鐘,加熱煮沸60分鐘,煎煮液用200目篩網過濾,濾液另存;再加水,茯苓飲片:水=1:7,加熱煮沸40分鐘,煎煮液用200目篩網過濾,合并兩次濾液;
步驟二:將步驟一中合并后的濾液加熱濃縮,濃縮為相對密度1.20~1.30(60℃)的浸膏;
步驟三:將濃縮后的浸膏干燥后粉碎,得浸膏粉備用;
步驟四:將浸膏粉與輔料混合,比例為浸膏粉:輔料=1:5,混勻,制粒后分裝。
一種茯苓配方顆粒薄層鑒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取樣品3g,研細,加5ml鹽酸潤濕,再加乙酸乙酯20ml,加熱回流1小時,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5ml,加乙酸乙酯5ml振搖,靜置,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步驟二:取茯苓對照藥材1g按步驟一的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鴻翔中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鴻翔中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5053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連續接料的熱熔膠涂布機放卷機構
- 下一篇:一種三七配方顆粒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