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穴位貼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8296.6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915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管詠梅;萬強;熊俊;陳浩;張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66 | 分類號: | A61K36/9066;A61K9/70;A61P9/06;A61K31/045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劉愛芳 |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緩解 冠心病 心絞痛 中藥 穴位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穴位貼,為貼膏劑基質和藥效成分組成的藥膏,其特征在于,所述藥效成分采用包含如下藥材組分的原料制成:
丹參5-15質量份、蓽茇3-5質量份、橙花15-30質量份、乳香3-5質量份、瓜蔞5-15質量份、薤白5-10質量份、三七3-9質量份、紅花5-10質量份、酸棗仁5-15質量份、銀杏葉5-15質量份、冰片0.2-0.5質量份、黃芪10-20質量份、新塔花10-20質量份、麥門冬5-15質量份、五味子5-10質量份、郁金5-10質量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穴位貼,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丹參與蓽茇的質量比為5:1;瓜蔞與薤白的質量比為3: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穴位貼,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膏劑基質包括:聚異丁烯10-80%,增粘劑10%,軟化劑10-30%,填充劑10%,其中聚異丁烯為小分子量聚異丁烯和大分子量聚異丁烯的混合物;小分子量聚異丁烯占聚異丁烯總重量的20%~50%,大分子量聚異丁烯占聚異丁烯總重量的40%~80%。
4.一種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的中藥穴位貼的制備方法,其包括:
S1:準備藥材
按照以下比例稱取藥材:丹參5-15質量份、蓽茇3-5質量份、橙花15-30質量份、乳香3-5質量份、瓜蔞5-15質量份、薤白5-10質量份、三七3-9質量份、紅花5-10質量份、酸棗仁5-15質量份、銀杏葉5-15質量份、冰片0.2-0.5質量份、黃芪10-20質量份、新塔花10-20質量份、麥門冬5-15質量份、五味子5-10質量份、郁金5-10質量份;
S2:制取揮發油和浸膏粉
將丹參、蓽茇、橙花、乳香、瓜蔞、薤白、紅花、新塔花、五味子、郁金加2-5倍質量的水潤透,使用揮發油智能提取收集分離器的純蒸汽提取法進行揮發油提取,得混合揮發油A;然后將提取完揮發油的藥渣與酸棗仁、銀杏葉、黃芪、麥門冬混合,并加7-12倍質量55-65%乙醇,提取至少2次,合并提取液,濃縮,干燥,粉碎,得浸膏粉;
S3:制備三七超微粉:將三七干燥、先初步粉碎,再低溫超微粉碎,過篩,得三七超微粉;
S4:制備微乳液:將混合揮發油A作為油相,按質量比0.8~0.9:0.1-0.2:0.5-0.6:0.6-0.7:17.6-17.8稱取混合揮發油A、吐溫80、無水乙醇、單辛酸甘油酯/蔗糖脂肪酸酯、雙蒸水,混合、攪拌制成微乳液;
S5:將浸膏粉加水溶解,加入貼膏劑基質、微乳液、冰片及三七超微粉,攪拌成膏狀,涂抹于背襯材料上,制得中藥穴位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將提取完揮發油的藥渣與酸棗仁、銀杏葉、黃芪、麥門冬混合,加8倍質量的60%乙醇,提取2次,合并濾液,回收乙醇,濃縮,微波干燥,粉碎,得浸膏粉。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將混合揮發油A作為油相,按質量比0.88:0.22:0.55:0.66:17.75稱取混合揮發油A、吐溫80、無水乙醇、單辛酸甘油酯和雙蒸水,混合、攪拌制成微乳液。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所述貼膏劑基質包括:聚異丁烯10-80%,增粘劑10%,軟化劑10-30%,填充劑10%,其中聚異丁烯為小分子量聚異丁烯和大分子量聚異丁烯的混合物;小分子量聚異丁烯占聚異丁烯總重量的20%~50%,大分子量聚異丁烯占聚異丁烯總重量的40%~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中醫藥大學,未經江西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829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