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端子裝置的接線組件改良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7677.2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36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吳智遠;戴明杉 | 申請(專利權)人: | 進聯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87 | 分類號: | H01R13/187;H01R13/40;H01R13/62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戴廣志 |
| 地址: | 201801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子 裝置 接線 組件 改良 結構 | ||
一種端子裝置的接線組件改良結構,提供增加導電效能和組合導線的穩固性等作用;所述接線組件包括導電架和雙金屬彈片的組合。兩金屬彈片組合凸樁,形成可往復運動的型態;兩金屬彈片分別具有第一段、第二段和連接第一段、第二段的基段;第一段和基段之間形成第一彎弧部,第二段和基段之間形成第二彎弧部。配合人員操作作動柄,控制金屬彈片運動,對進入接線組件的導線構成多個(或四個)壓制機制或壓制區;改善現有技術導線容易因外力而偏移或晃動、接觸不穩固,影響導電效率和安全等情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于一種端子裝置的接線組件結構;特別是指一種接線組件設有導電架、雙金屬彈片配合作動柄,建立多個壓制固定導線的技術。
背景技術
應用被包覆在絕緣殼體(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內的金屬組件(或稱導電組件)和彈片導體(或稱金屬彈片)來壓制或聯結進入端子的導線,形成電性聯接或釋放導線的端子裝置或壓線端子,已為現有技藝。例如,CN 102204015 A“電連接端子”、DE 29915515 U1、EP2325947 A1、US 2013/0143433 A1“CONNECTION TERMINAL”、US 2014/0127932 A1“ELECTRICAL CONNECTION TERMINAL”、DE 10 2012 009 286 A1、US 5362259“接地導電端子(GROUND CONDUCTOR TERMINAL)”專利案等,提供了典型的實施例。
這類電聯接端子裝置通常包括絕緣殼體;殼體具有入線孔,讓導線可插入殼體內部。殼體也界定有一腔室,來配裝導電支架(或導電組件)和金屬彈片,使金屬彈片和導電組件壓制上述插入殼體內的導線,形成接觸或電性連接。除非人員操作其他工具伸進殼體內推壓金屬彈片,才能解除導線和金屬彈片、導電組件的電聯接或接觸狀態。
一個有關現有技術的端子裝置的組合結構在結構和操作應用方面的課題,是在某些端子裝置樞接導線(或大線徑導線)的使用情形中,會發生導線插入后,沒有得到足夠的固定力量而產生導線金屬尾端偏移、晃動,或因金屬彈片、導電組件壓制導線不穩固,或因人員不經意碰觸,使導線產生轉動、偏移,造成接觸不良的安全問題。
為了改善上述情形,舊法已揭示了一種應用兩金屬彈片組合隨動體、壓制臂的技術;例如,DE 202017107202 U1、DE 202017107208 U1、US 2018/0006385 A1“ELECTRICALCONNECTION TERMINAL WITH A TWO-PART OPERATING ELEMENT”等專利案,系提供了可行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應用兩金屬彈片一端共同疊置固定在隨動體上,經人員操作壓制臂壓制隨動體,使隨動體帶動兩金屬彈片的另一端壓制插入的導線,形成固定和電性連接的型態。
就像那些熟習此技藝的人所知悉,兩金屬彈片一端共同疊置組合隨動體、壓制臂的結構型態比較復雜,并且組裝或加工作業也比較麻煩、費時,相對增加了生產成本;而這種情形并不是我們所期望的。
代表性的來說,這些參考數據顯示了有關端子裝置在結構組合設計和應用方面的技藝;如果重行設計考慮所述接線組件、金屬彈片的結構組合,使其構造不同于現有技術,將可改變它的使用形態,而有別于舊法;實質上,也會增加它的應用范圍。例如,提供接線組件具備有多個壓制機制,固定導線的結構和作用,來改善現有技術的導線(尾端)偏移、晃動,造成接觸不穩固的安全問題等情形。或進一步克服/改善上述所討論的課題,撤除舊法應用兩金屬彈片一端共同疊置組合隨動體、壓制臂的結構型態,以改善現有技術的結構比較復雜、組裝/加工作業也比較麻煩、費時和相對增加生產成本等情形,來增進其制造、加工和組裝效率的作用;以及,提供較多或較大的接觸區和觸接力量,相對提高導電效率和適用大、小徑導線等作用的結構型態。
而這些課題在上述的參考數據中均未被教示或具體揭露。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進聯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進聯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誠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76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偕二氟烯丙基類化合物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椰殼雕塑成型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