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氨法脫硫廢液中無機鹽的回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7645.2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409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9 |
| 發明(設計)人: | 姚繼峰;蔡軍文;王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0 | 分類號: | C02F9/10;C02F101/10;C02F101/16;C02F103/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王昊 |
| 地址: | 710000 陜西省***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脫硫 廢液 無機鹽 回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氨法脫硫廢液中無機鹽的回收方法,屬于廢水處理領域,能夠解決氨法脫硫廢液有污染及資源浪費的問題。回收方法包括步驟:向銨鹽脫硫廢液中加入碳酸鈉后與鈉鹽脫硫廢液混合,然后進行轉化,在此過程中回收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氣;在轉化結束后進行過濾,獲得不溶物廢渣和一次清液;調節一次清液的pH為酸性,然后進行氧化反應得到氧化液;過濾氧化液,獲得單質硫及二次清液;調節二次清液的pH為堿性,然后過濾,得到廢鹽渣及三次清液;在三次清液中加入氫氧化鋇進行反應,然后過濾,得到固體硫酸鋇及四次清液;將四次清液進行濃縮、結晶處理后,脫水,得到硫氰酸鈉。本發明用于對銨鹽和鈉鹽脫硫廢液進行高質量回收利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氨法脫硫廢液中無機鹽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術
氨法脫硫廢液是一種常見的脫硫廢液,其中含有大量的硫氰酸銨、硫代硫酸銨、硫酸銨和多硫化銨等有毒有害物質。如果不對這類廢液進行處理直接排放會導致環境污染問題的發生;與此同時,這類脫硫廢液中的可回收化合物也會被白白浪費。鑒于此,研究者們開發出了氨法脫硫廢液處理技術來凈化廢液以及對其中的硫酸銨和硫氰酸銨等含硫物質進行資源化回收。然而,由于硫酸銨和硫氰酸銨的附加值較低,且近年來市場的硫氰酸銨需求基本達到飽和,投入資本進行資源化回收得到的硫氰酸銨也難以銷售,因此容易讓企業進入無收益的困境,對企業的運營帶來極大困擾,同時也是對氨法脫硫廢液的無污染化處理及資源回收提出的實際挑戰。因此,亟需尋找一種更好的氨法脫硫廢液處理方法來提高廢液中無機鹽的資源化利用率,以及資源化回收產物的附加值,從而增加企業收益。
有鑒于此,有必要對現有技術中氨法脫硫廢液的工藝予以改進,提高回收化合物的價值,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對銨鹽和鈉鹽脫硫廢液進行高質量回收利用的方法。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氨法脫硫廢液中無機鹽的回收方法,包括步驟:
向銨鹽脫硫廢液中加入碳酸鈉后與鈉鹽脫硫廢液混合,然后進行轉化,在此過程中回收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氣;
在所述轉化結束后進行過濾,獲得不溶物廢渣和一次清液;
調節所述一次清液的pH為酸性,然后進行氧化反應得到氧化液,其中,所述氧化反應的反應溫度為90℃~100℃;
過濾所述氧化液,獲得單質硫及二次清液;
調節所述二次清液的pH為堿性,然后過濾,得到廢鹽渣及三次清液;
在所述三次清液中加入氫氧化鋇進行反應,然后過濾,得到固體硫酸鋇及四次清液;
將所述四次清液進行濃縮、結晶處理后,脫水,得到硫氰酸鈉。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
轉化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氣經過水洗吸收后進行利用。
調節所述一次清液的pH為酸性,具體為:
向所述一次清液中加入硫酸,并調節其pH值為2~3,并一直保持至所述氧化反應結束。
調節所述二次清液的pH為堿性,具體為:
向所述二次清液中加入氫氧化鈉,并調節其pH值為9~11。
調節所述二次清液的pH為堿性后,將其溫度降低至80℃~90℃,再進行過濾處理。
還在所述三次清液中加入活性炭進行脫色處理,反應結束后過濾所述活性炭。
將所述四次清液濃縮至濃度為700 g/L~800g/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764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