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控制CO2 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7616.6 | 申請日: | 2020-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01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13 |
| 發明(設計)人: | 伊藤真輝;吉田咲子;村田宏樹;岡村和政;中村俊洋;渡邊浩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G05B23/02 | 分類號: | G05B23/02;F01N3/08;C01B32/5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諾;高培培 |
| 地址: | 日本愛知***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co base sub | ||
一種控制CO2回收裝置的控制裝置,提供相對于由CO2回收裝置(20)消耗的蓄電池(50)的電力的CO2的回收量多的CO2回收裝置(20)。控制裝置(30)搭載于包含蓄電池(50)和使用蓄電池(50)的電力來回收流入的氣體中包含的CO2的CO2回收裝置(20)的車輛(1),且控制CO2回收裝置(20),其中,控制裝置(30)在滿足了高回收效率條件的情況下允許CO2回收裝置(20)的工作,在不滿足高回收效率條件的情況下禁止工作,高回收效率條件是預想為CO2的回收效率會成為預先確定的規定效率以上的條件,CO2的回收效率表示CO2回收裝置(20)中的CO2回收量相對于蓄電池(50)的消耗電力的比率。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控制CO2回收裝置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以往,提出了回收廢氣中的CO2的技術(例如,專利文獻1~3)。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記載了通過將從車輛的內燃機排出后的廢氣向CO2回收部導入來回收廢氣中的CO2的車載型的CO2回收裝置。通過該結構,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CO2回收裝置削減從車輛排出的CO2的量。
該CO2回收裝置在將CO2回收部的CO2的回收能力最佳化的目的下,使用搭載于車輛的蓄電池的電力而工作。例如,在CO2回收裝置中,使用蓄電池的電力來冷卻CO2回收部。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64544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5-327207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136341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然而,在該CO2回收裝置中,若在CO2的回收效率差的條件下使CO2回收裝置工作,則有時相對于由CO2回收裝置消耗的蓄電池的電力無法得到充分的CO2的回收量。
鑒于上述課題,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相對于由CO2回收裝置消耗的蓄電池的電力的CO2的回收量多的CO2回收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公開的主旨如下。
(1)一種控制裝置,搭載于包含蓄電池和CO2回收裝置的車輛,且控制所述CO2回收裝置,所述CO2回收裝置使用所述蓄電池的電力來收流入的氣體中包含的CO2,
其中,所述控制裝置在滿足了高回收效率條件的情況下允許所述CO2回收裝置的工作,在不滿足所述高回收效率條件的情況下禁止所述工作,所述高回收效率條件是預想為CO2的回收效率會成為預先確定的規定效率以上的條件,所述CO2的回收效率表示所述CO2回收裝置中的CO2回收量相對于所述蓄電池的消耗電力的的比率。
(2)根據上述(1)所述的控制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76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駕駛者狀態判定裝置
- 下一篇:用于道路銑刨機的轉矩限制裝置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