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的體溫異常告警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4893.1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854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振;夏世念;孫含福;黃曉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虹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V40/16 | 分類號: | G06V40/16;G06Q50/16;G01J5/1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藏龍***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紅外 測溫 識別 體溫 異常 告警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的體溫異常告警方法及系統,導入人臉數據庫,人臉數據庫包括人臉樣本圖片數據集合和人臉樣本圖片與門牌號之間的對應關系;獲取小區出入口的人臉抓拍圖像以及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判斷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是否超過閾值;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超過體溫閾值時,將人臉抓拍圖像標定為異常人臉圖片,比對異常人臉圖片與人臉數據庫中的人臉樣本圖片之間的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依據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獲取與異常人臉圖片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將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對應的門牌號數據作為異常人臉圖片對應的門牌號數據,以實現實時監測過往行人的體溫并及時獲取體溫異常人員的基本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人臉識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的體溫異常告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小區的往來人員體溫測量主要通過兩種方式開展,一種是通過人工手持測溫槍的方式開展人員體溫監測工作,然而該方式存在人為主觀懈怠,存在監測遺漏的情況,同時人員近距離接觸也存在病毒傳染風險。第二種方式是通過紅外測溫設備實時監測過往行人的體溫,但該種方式需要有人值守,否則會存在報警無人過問,無人處理的情況,同時也無法及時獲知體溫異常人員的基本信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至少一個缺陷或改進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的體溫異常告警方法及系統,以實現實時監測過往行人的體溫并及時獲取體溫異常人員的基本信息。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基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的體溫異常告警方法,該方法包括:
導入人臉數據庫,人臉數據庫包括人臉樣本圖片數據集合和人臉樣本圖片與門牌號之間的對應關系;獲取小區出入口的人臉抓拍圖像以及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判斷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是否超過閾值;
對應的人員體溫數據超過體溫閾值時,將人臉抓拍圖像標定為異常人臉圖片,比對異常人臉圖片與人臉數據庫中的人臉樣本圖片之間的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依據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獲取與異常人臉圖片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將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對應的門牌號數據作為異常人臉圖片對應的門牌號數據。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依據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獲取與異常人臉圖片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包括:
獲取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大于第一相似度閾值所對應的人臉樣本圖片,判斷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是否大于第二相似度閾值,將大于第二相似度閾值所對應的人臉樣本圖片標注為所述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不大于第二相似度閾值時,且該人臉對比相似度大于第三相似度閾值時,獲取對應的人臉樣本圖片所在單元門攝像頭抓拍的第一圖片數據集和電梯攝像頭抓拍的第二圖片數據集,比對異常人臉圖片與第一圖片數據集和第二圖片數據集中的人臉圖片之間的第二人臉對比相似度,第二人臉對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閾值時,將對應的人臉樣本圖片標注為所述匹配的人臉樣本圖片,其中,第三相似度閾值為第二相似度閾值與可修正系數之間的乘積。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依據經驗值設定可修正系數的初始值,依據對應的人臉樣本圖片所在單元門攝像頭抓拍的第一圖片數據集和電梯攝像頭抓拍的第二圖片數據集片利用迭代算法對可修正系數進行不斷調整,從而實現對第三相似度閾值進行不斷更新迭代,達到最優結果。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一預設時間段內所有單元門攝像頭抓拍的第一圖片數據集和電梯攝像頭抓拍的第二圖片數據集中,不存在第二人臉對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閾值時,
獲取第二預設時間段內所有單元門攝像頭抓拍的第一圖片數據集和電梯攝像頭抓拍的第二圖片數據集,比對異常人臉圖片與第一圖片數據集和第二圖片數據集中的人臉圖片之間的第三人臉對比相似度,第三人臉對比相似度大于第四相似度閾值時,將對應的人臉圖片所在的樓棟標注為異常人臉圖片對應的樓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第一人臉對比相似度的獲取過程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虹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虹信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489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