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井蓋通風式真空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4107.8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274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崔利興;鄧永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1/00 | 分類號: | E03F1/00;E03F5/04;E03F5/08;E03F5/06;E03F7/00;E03F5/14;E03F5/10;E03F5/22;E03F3/02;E03B3/28 |
| 代理公司: | 蘇州尚為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83 | 代理人: | 陳鋼 |
| 地址: | 215163 江蘇省蘇州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井蓋 通風 真空 | ||
本發明涉及一種井蓋通風式真空井,包括井體及蓋設在井體上端的井蓋,所述井體內部設置有密封隔板,并將井體內部分隔為污水腔及設備腔,所述設備腔內安裝有液位傳感器、真空排污閥及第一氣動控制器,所述井蓋上端設置有通氣孔,所述設備腔內設置有與通氣孔相連通的通氣排污裝置以及驅動通氣排污裝置工作的第二氣動控制器、泄壓裝置以及實現設備腔內冷凝水排出的集水排水裝置;本發明既能保證內部核心部件液位傳感器、真空排污閥及第一氣動控制器進行合理有效的工作,還能保證真空井內部的合理通氣,并解決井蓋上污水的檢測和排污的問題,避免產生過大的能耗以及內部設備發生誤操作或癱瘓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真空污水連續收集、臨時儲存和周期性輸送系統技術領域,該真空污水連續收集、臨時儲存和周期性輸送系統即為真空井系統,具有采用真空排污閥進行周期性排污的臨時污水收集罐,而且能夠將其污水收集罐中的污水輸送到下游的真空收集管路網中,應用壓差驅動控制方法的控制裝置進行控制,由于通氣功能是真空井系統中相關設備工作的主要功能,因此必須實現真空井內部的通氣,本發明則特別涉及一種井蓋通風式真空井。
背景技術
通常,在液體或污水收集技術領域,采用真空技術來收集液體或者污水是已公知的技術,其也屬于真空生活污水收集領域中較為前端的技術,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基于一端吸入空氣,而另一端排出空氣的真空或者負壓氣流輸送力原理的管子,將來自建筑物(比如農村平房、瓦房、樓房、水泥房、別墅,以及城市住宅樓、高樓、大廈等)的生活污水(比如小便器、馬桶等廢水來源為代表的黑水,以及以廚房、換洗和洗澡等廢水來源為代表的灰水)輸送到一個較遠的污水池或者真空收集輸送管路系統中;實現該應用場景的典型技術方案是采用一個臨時污水儲液罐;該污水儲液罐具有與建筑物污水口相連的入口,以及與真空污水輸送管路(或真空源、真空污水罐等)相連的排污吸入口,以及將排污吸入口和真空污水輸送管路相連的真空排污閥(或真空閥、主閥);該真空排污閥具有一個控制系統或裝置,它的基本操作流程是當儲液罐中是污水水位達到第一預設值(或高水位值)控制器對真空排污閥施加真空力而將污水吸走排空,直到污水罐中的污水水位降到另一個預設值(低水位值)時控制系統關閉真空排污閥;因此把這種技術方案定義為真空污水連續收集、臨時儲存和周期性輸送系統,即真空井系統。
由于技術發展,以及對功能和需求的認識的加深,真空井開始配置氣動控制器,起初氣動控制器不主動通氣,如專利號為US3998736的美國發明專利,其采用的真空井的技術特征是真空排污閥和氣動控制器是位于真空井污水腔之外的獨立的一個設備腔,并且均采用密封式井蓋,確保設備腔和污水腔室內不會受到地面污水的影響,特別是暴雨。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真空井已經由最開始的不通氣技術方式,全部轉變為主動通氣的方案;由于真空井設備腔為了防止污水進入氣動控制器而設置成密封干燥的環境,采用真空井設備腔進行直接通氣主要有兩種方式:其一是真空井附近通風管通氣式,該方案是將通氣口或者管路配置在井蓋之外的地方;其二是井蓋通風式,要求井蓋上增加有通氣孔,考慮到井蓋是防止地面上的,其上會有各種交通工具的經過,甚至暴雨,這就要求井蓋通風式在做好通風的同時,也要解決井蓋上污水的檢測和排污的問題,以便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通氣和排污,最終實現真空井的自動控制。
眾所周知的,真空井內部通過隔板分隔為設備腔及污水腔,氣動控制器及真空排污閥均設置在設備腔內,通氣功能是真空井中氣動控制器和真空排污閥的主要功能,其需要大量的空氣以便可靠的運行,已公知的真空井用氣動控制器和真空排污閥通氣方案有如下三種:
1、最具代表性的技術方案是污水腔通氣式真空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410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