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數據艙及海底IDC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3728.4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4029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傅榮榮;劉李淵;劉曉飛;龍華;徐坦;陳希恰;段云龍;王碩奎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歐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20 | 分類號: | 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王藝涵 |
| 地址: | 518054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粵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下 數據艙 構成 部件 海底 idc 系統 | ||
1.一種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殼體;及
冷卻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部的蒸發部,以及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外部、并與所述蒸發部連通的冷凝部;
所述蒸發部包括蒸發換熱器,所述冷凝部包括冷凝換熱器;
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一入口與所述蒸發換熱器的出口相連,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一出口與所述蒸發換熱器的入口相連,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二入口適于與換熱介質源相連通,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二出口與外界或所述換熱介質源相連通;
所述冷凝部還包括第一泵體,所述第一泵體與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二入口相連通;和/或,
所述冷凝部還包括第二泵體,所述第二泵體與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二出口相連通;
所述蒸發換熱器具有由至少一個第一換熱基管形成的第一管墻,所述第一管墻位于所述殼體內;
所述第一管墻的入口為所述蒸發換熱器的入口,所述第一管墻的出口為所述蒸發換熱器的出口;
所述第一管墻與所述殼體的頂壁之間留有第一預設間隔,所述第一管墻與所述殼體的底壁之間留有第二預設間隔,所述第一預設間隔大于所述第二預設間隔;
還包括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所述第一連接管的管徑大于所述第二連接管的管徑;
所述殼體具有第一回流孔與第二回流孔,所述第一連接管穿過所述第一回流孔,一端與所述第一管墻的出口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冷凝換熱器的入口相連;
所述第二連接管穿過所述第二回流孔,一端與所述第一管墻的入口相連,另一端與所述冷凝換熱器的出口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墻將所述殼體的內部空間分隔成第一腔室與第二腔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墻沿所述殼體的長度方向豎直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墻與所述殼體的前端蓋之間留有第三預設間隔,所述第一管墻與所述殼體的后端蓋之間留有第四預設間隔,所述第三預設間隔大于所述第四預設間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回流孔與所述第二回流孔均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前端蓋上;
所述第一回流孔靠近所述前端蓋的頂部邊緣設置,所述第二回流孔靠近所述前端蓋的底部邊緣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換熱器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數據艙的構成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部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冷凝換熱器的第二入口與第二出口的過濾器。
8.一種數據艙,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數據艙的構成部件;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殼體內的電子設備,所述蒸發部設置在所述電子設備的排風側。
9.一種數據艙,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艙的構成部件;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內的電子設備,所述電子設備的排風側朝向所述蒸發部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數據艙,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內的散熱風機。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數據艙,其特征在于,
所述殼體內填充有惰性氣體。
12.一種海底IDC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數據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歐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歐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372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