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便于糾偏的拉鏈生產用收卷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3313.7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091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肖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藍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H23/038 | 分類號: | B65H23/038;B65H27/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于 糾偏 拉鏈 生產 用收卷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便于糾偏的拉鏈生產用收卷裝置,具體涉及拉鏈生產技術領域,包括驅動設備帶動下帶動拉鏈收卷的收卷輪,收卷輪包括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拉鏈在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的外部依次繞接成收卷狀,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至少一個的側面設有糾偏輪。本發明中,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組成三角狀的收卷路徑,增大了對拉鏈收卷過程的拉力,糾偏輪與收卷輪一、收卷輪二或收卷輪三之間成糾偏結構,形成有效的限位、導向部,在任意鏈牙經過鏈牙槽、與鏈牙槽卡合時,即產生了推動其他鏈牙與對應位置的鏈牙槽卡合的輔助力,使拉鏈沿著指定路徑收卷,從而在收卷過程中起到了有效的糾偏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拉鏈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便于糾偏的拉鏈生產用收卷裝置。
背景技術
拉鏈是依靠連續排列的鏈牙,使物品并合或分離的連接件,現大量用于服裝、包袋、帳篷等。
在拉鏈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利用收卷裝置進行拉鏈的收卷工作,常見的拉鏈收卷裝置主要由驅動設備和收卷輪組成,在收卷過程中不能對位置偏離的拉鏈進行位置的即時糾正,導致拉鏈收卷不合格,拉鏈收卷返工直接降低了收卷的效率。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便于糾偏的拉鏈生產用收卷裝置,包括驅動設備帶動下帶動拉鏈收卷的收卷輪,所述收卷輪包括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拉鏈在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的外部依次繞接成收卷狀,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至少一個的側面設有糾偏輪,所述糾偏輪靠近收卷輪一、收卷輪二或收卷輪三的一側與拉鏈相接觸,且接觸面上開設有與拉鏈上的鏈牙相適配的鏈牙槽。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糾偏輪的一側安裝有上推動設備,所述上推動設備的輸出軸與糾偏輪相連且帶動糾偏輪橫向移動。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鏈牙槽不少于兩組且沿著糾偏輪的外圍面成圓周分布。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兩組鏈牙槽的尺寸相異,且鏈牙槽從下至上的內徑值依次減小。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收卷輪一與收卷輪二、收卷輪二與收卷輪三或收卷輪一與收卷輪三之間至少安裝有一對側推動設備和推板,每對側推動設備和推板包括兩組相對設置的側推動設備和推板,且拉鏈位于兩組推板的相對面之間。
在一個優選地實施方式中,所述推板的上下兩端分別位于拉鏈的上下兩側,且推板靠近拉鏈的一側開設有與拉鏈相適配的壓槽。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收卷輪一、收卷輪二和收卷輪三組成三角狀的收卷路徑,增大了對拉鏈收卷過程的拉力,糾偏輪與收卷輪一、收卷輪二或收卷輪三之間成糾偏結構,形成有效的限位、導向部,在任意鏈牙經過鏈牙槽、與鏈牙槽卡合時,即產生了推動其他鏈牙與對應位置的鏈牙槽卡合的輔助力,使拉鏈沿著指定路徑收卷,從而在收卷過程中起到了有效的糾偏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拉鏈、21收卷輪一、22收卷輪二、23收卷輪三、3糾偏輪、31鏈牙槽、4上推動設備、5側推動設備、51推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發明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明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藍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藍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331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腳手架防滑平臺
- 下一篇:直播界面檢測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