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退堤還海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3181.8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松華;戴夢龍;占木興;楊向為;孫安;張亮亮;張順南;張忠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0 | 分類號: | E02B3/00;E02B3/04;E02B3/10;E02B3/12;E01C15/00;E01C5/04;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灣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進 |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退堤還海 施工 方法 | ||
1.一種退堤還海的施工方法,用于將一條自西向東并向南拐彎的7字形原海堤拆除,并在原海堤的后方建一條南北向的新海堤;新海堤由北護岸段和南護岸段連接而成;北護岸段的兩端一一對應地與原海堤的兩端接壤;北護岸段和南護岸段的下部基礎均為暗基床并坐落于粉質粘土層或殘積黏性土上,基床拋填塊石后鋪設碎石墊層,基床的前沿采用灌徹砼;北護岸段采用設在基床中部的現澆擋土墻并包括自下而上的現澆砼方塊、現澆卸荷板和現澆胸墻;砼方塊的底標高-2.5,澆筑至標高0.0;卸荷板的厚度為0.8m,胸墻的標高為3.3;現澆擋土墻的后側依次填筑拋石棱體、二片石墊層、混合倒濾層及碎石墊層,再鋪設C30現澆板形成親水平臺,親水平臺的頂高程為3.3,親水平臺的前沿設置花崗石欄桿;北護岸段的頂部設置一條由自下而上依次鋪設的碎石墊層、砂墊層和透水磚構成的人行道,標高為6.5,人行道的后側設置景觀綠化帶;親水平臺與人行道之間的斜坡設置人行踏步作為護面,人行踏步采用相互咬合的預制砼塊體,砼塊體下依次設置碎石墊層及混合倒濾層;人行踏步上每隔一定距離布置一座漿砌塊石觀景平臺,頂高程也為6.5,觀景平臺的底部前沿設置片石砼擋墻,并在片石砼擋墻的前沿也設置花崗石欄桿;南護岸段采用設在基床中部的直立式擋土墻并包括自下而上的預制砼底板和現澆砼墻身;預制砼底板的底標高為-2.5;現澆砼墻身的底標高為-1.0,頂標高為6.5;南護岸段的頂部后側設置一條由自下而上依次鋪設的碎石墊層、砂墊層和透水磚構成的人行道,人行道的前沿設置花崗石欄桿,人行道的后側設置景觀綠化帶;北護岸段的前沿20m范圍的底標高為-2.5,20m范圍以外的水域底標高自然放坡至-4.50;南護岸段的前沿20m范圍的底標高為-2.0,20m范圍以外的水域底標高自然放坡至原泥面;北護岸段的后方和南護岸段的后方均回填中粗砂墊層至標高3.0,施打塑料排水板后回填開挖的粉質粘土至標高5.5;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搭建臨時圍堰→基槽開挖→基床拋石→基床夯實→基床整平→鋪設基床頂碎石墊層→灌徹砼→現澆擋土墻施工和直立式擋土墻施工→墻后填筑→親水平臺施工→斜坡的人行踏步安裝或景觀平臺施工→人行道及綠化帶施工→欄桿安裝→拆除原海堤和臨時圍堰→護岸后方回填→塑料排水板施工→回填土施工;
進行搭建臨時圍堰時,臨時圍堰呈南北向并構建在南護岸段的前沿設定距離;臨時圍堰的北端與原海堤的南部閉合,臨時圍堰的南端與南護岸段的南端相接;臨時圍堰采用分層袋裝土施工,袋裝土施工時應趁潮作業,土源來自基槽開挖的粉質黏土,采用自卸汽車運輸,小型挖機裝袋;裝土袋采用丙綸編織布縫合;
進行基槽開挖步驟時,先抽干原海堤內和臨時圍堰內的水,再采用分層分段的開挖方法開挖基槽;開挖基槽時包括以下工序:
①人工清理基槽頂部的雜草、亂石和垃圾,遇到大的障礙物采用挖機清理;
②測量放線,采用GPS測出基槽開挖的底邊線、中線和頂邊線,用石灰拋灑或竹竿定線;
③第一階段開挖淤泥層,按每層不超過1m挖至底標高-1.5m后,并進行排水排險;
根據測量放線,采用挖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開挖的淤泥運至吹填區域,泥層采用1:4放坡;
④第二階段開挖粉質黏土層,開挖至設計基槽底標高-4.5m,并進行基槽排水排險;
采用挖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開挖的粉質黏土運至后方回填區域和擋潮閘回填區域;粉質黏土層采用1:2放坡;開挖完成后,進行人工修整;
若基槽開挖過程中遇水,采用明溝、集水井排水法,水泵采用泥漿泵,在基槽的兩邊或者四周設置排水溝,每隔10~15米設置一個集水井,使基槽滲出的地下水通過排水溝匯集于集水井內,再用水泵將集水井內的水排出基槽外;排水溝布置在建筑基礎邊0.4m以外,溝邊離開邊坡坡腳應不小于0.3m,排水溝的底面比挖土低0.3~0.4m;集水井的底面比排水溝的底面低0.5m以上,并隨基槽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暢通;同時靠近坡頂處設置坡頂排水溝和沉淀池,基槽內的水需泵送至沉淀池內,等沉淀清凈后方可排出;
進行基床拋石步驟時,采用未風化、不成片狀、無裂紋、且單軸飽和極限抗壓強度不低于50MPa,比重大于2.55t/m3的塊石分層拋填;拋石頂面不得超過規定的高程,且不低于0.5m;
進行基床夯實步驟時,采用錘夯法進行分層夯實施工,每層不超過2m;夯實遍數不得少于試夯所確定的遍數;夯實前應對拋石基床頂面進行整平,局部高差不大于300mm;基床夯實驗收復打一夯次的平均沉降量不大于30mm;夯實后基床頂部補拋塊石的面積大于1/3構件底面積或連續面積大于30m2,且厚度普遍大于0.5m時,應作補夯處理;
進行基床整平步驟時,塊石間的不平整部分采用二片石填充,對二片石間的不平整部分采用碎石填充,碎石層的厚度不大于50mm;基床頂面預留向墻里傾斜坡度為0.5%;
進行現澆擋土墻施工步驟時,依次現澆砼方塊、現澆卸荷板和現澆胸墻,現澆砼方塊、現澆卸荷板和現澆胸墻各自包括以下工序:搭腳手架→立模→現澆砼→養生、拆模;現澆卸荷板的鋼筋保護層厚度為70mm,砼澆筑時一次性澆筑,不留施工縫;現澆卸荷板時,采用C40水下混凝土并摻入膠凝材料總重量的3%阻銹劑,細骨料采用細度模數為2~2.6的中粗砂;由拌合站拌制砼時直接添加;
進行直立式擋土墻施工步驟時,依次安裝預制砼底板和現澆砼墻身;預制砼底板采用混凝土地坪作底模,混凝土地坪的允許高差為5mm,底模表面應采取脫模措施,一次澆筑完成預制砼底板;預制砼底板的模板采用整體模板、滑模或翻模;安裝預制砼底板前,必須對基床和預制砼底板進行檢查,安裝時應分段控制其位置和長度;安裝多層預制底板,應在基床面設置控制位置的準線;安裝采用階梯型,并分層、分段安裝;進行現澆砼墻身時,采用的方法與現澆胸墻采用的方法相同;
進行墻后填筑步驟時,由墻后往岸方向填筑;拋石棱體采用未風化、不成片狀、無裂紋、且飽和狀態下的抗壓強度不小于50MPa的塊石分層拋填;二片石墊層的石料采用80~150mm級配石塊,石料單軸飽和極限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混合倒濾層采用袋裝混合級配碎石或礫石,最大公稱粒徑為37.5mm;碎石墊層采用質地堅硬,無風化剝落和裂紋現象,具有良好的抗風化能力,石料單軸飽和極限抗壓強度不低于30MPa的碎石,粒徑為5~40mm,其中粒徑為5~20mm應占45~60%,粒徑為20~40mm應占40~55%;
進行人行踏步安裝流程時,采用C40混凝土預制塊作為踏步,預制塊分段安裝,踏步轉角與長度不足部分改為現澆;預制塊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時才能吊運,達到100%時放開進行安裝;
進行欄桿安裝流程時,欄桿立柱采用花崗巖,欄桿立柱之間設置花崗巖攔板和扶手;欄桿立柱底部的榫頭增設箍筋并在鑿毛表面后插入直立式擋土墻前沿的枕梁或觀景平臺前沿的枕梁的槽口內,槽口內壁填塞環氧砼以提高欄桿立柱與枕梁的錨固作用;
進行護岸后方回填步驟時,回填的中粗砂的含泥量小于5%,干密度大于1.5t/m3,滲透系數大于5x10-3cm/s;
進行塑料排水板施工步驟時,塑料排水板的板芯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作,塑料排水板的濾膜采用滌綸長纖維熱粘無紡布制作;
進行回填土施工步驟時,回填粉質粘土按每層30cm的高度分層回填;回填后,先采用壓路機壓實距直立式擋土墻的背面1m范圍外的回填土,然后再用雙滾輪壓路機或振動沖擊夯壓實距直立式擋土墻的背面1m范圍內的填土;回填土的壓實度≥9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3181.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能車載充電器
- 下一篇:一種智能車充在線翻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