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2747.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4257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晨;張蘋蘋;劉漢民;吳樂斌;劉國洪;高永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恩(天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P10/30;A23L5/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楊歡 |
| 地址: | 30035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蒸汽 直噴 殺菌 方式 特殊 醫學 用途 配方 食品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
①吸取配方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原料在混料機以55-65℃水溶解,注意緩慢進料和混料,盡量避免出現大量泡沫,如出現大量泡沫,需將上層泡沫去除掉;
②進行步驟①同時進行復合礦物質與水的混合,并將混合完畢的復合礦物質加入步驟①的混料罐中,共同攪拌,注意攪拌速度不能過快;
③進行步驟①同時進行脂肪的加熱混合,溫度45-65℃,然后將其加入步驟①的混料罐中,共同攪拌,進行預乳化;
④步驟①的真空混料罐中一邊加入步驟①、②、③的原料,一邊進行攪拌,共計攪拌60-120分鐘;
⑤將步驟④混勻的原料泵入第一緩存罐中,等待下一步升溫至工作溫度;
⑥將升溫完畢后的步驟⑤原料進行85-95℃的巴氏殺菌,時間為25-35秒;
⑦待其降溫至60-70℃后,進行30-60bar,350-450bar的二次高壓均質,然后冷卻至4-6℃,并加入第二緩存罐中;
⑧步驟⑦同時,用30℃水進行復合維生素的混合,并將溶解完畢的復合維生素也加入到第二緩存罐中,共同攪拌均勻,共攪拌10-30分鐘;
⑨充分攪拌均勻后加入滅菌罐,在130-148℃進行超高溫蒸汽滅菌,滅菌罐從70-80℃開始升溫,采用蒸汽直噴加熱,從70-80℃在1-2秒內升溫至135-140℃,之后滅菌時間2-5s;
⑩最后進行無菌灌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各組分的添加量為:蛋白質40-100份、脂肪50-100份、碳水化合物160-310份、復合維生素0.8-1.85份、復合礦物質10-18.18份和水600-800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其特征在于,將復合維生素制備為復合維生素微球。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合維生素微球采用下述方式制備:
(1)將復合維生素,葵花籽油,果膠按照質量比為1:4:2,混合于去離子水內,形成均勻的復合體;
(2)多孔凝膠的制備:將大豆蛋白粉和木薯淀粉按照質量比為1:1,分散于去離子水中,攪拌2-3h,配制成2-7wt%的混合溶液,而后放置在5℃的冰箱中靜置48h;然后,將該溶液隔水加熱40 min,使蛋白變性和淀粉糊化;冷卻至室溫后,調節溶液的pH至中性,加入5U/g的MTGase酶,然后立即用均質機在4000 r/min下對其進行均質2 min,然后靜置,待其成膠;
(3)將步驟(1)的復合體加入到步驟(2)的多孔凝膠中,使凝膠對其進行包裹荷載,形成復合凝膠體;
(4)以步驟(3)制備的復合凝膠體為芯材,麥芽糊精為壁材制備微膠囊,具體步驟如下:
①稱取一定量麥芽糊精,少量多次逐漸溶解于水中,并在50℃條件下保溫攪拌25min,形成濃度3-5wt%的麥芽糊精水溶液。
③吸取100-150mL復合凝膠體,連接到儀器;
④打開空氣泵,調節進口壓力直至麥芽糊精水溶液能連續流出,同時進樣。
⑤加載電壓2000V,使壁材麥芽糊精及芯材復合凝膠體通過噴嘴形成微膠囊,然后將其倒入濃度為1-2wt%CaCl2溶液中進行固化,固化的攪拌速率為40%,固化時間35min;
⑥抽濾洗滌,得到樣品,并經其置于-20℃冰箱中預冷凍24h后,經真空冷凍干燥后制得,0.01-0.3mm的復合維生素微球備用。
5.一種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得到的基于蒸汽直噴殺菌方式的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恩(天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中恩(天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274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