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產形面展成點接觸環面蝸桿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1890.2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19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文昌;張麗紅;李海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淶博傳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3F13/00 | 分類號: | B23F13/00;B23F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子寬 |
| 地址: | 0741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產形面展成 點接觸 蝸桿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產形面展成點接觸環面蝸桿副的方法,屬于機械傳動技術領域。環面蝸桿1和漸開線斜齒輪刀具4構成漸開螺旋面一次包絡環面蝸桿的切齒嚙合傳動,漸開線斜齒輪刀具4的螺旋產形面S4展成環面蝸桿1的齒面S1;蝸輪2和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3構成法向直廓圓柱蝸桿一次包絡蝸輪的切齒嚙合傳動,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3的螺旋產形面S3展成蝸輪2的齒面S2;將環面蝸桿1和蝸輪2的軸線交錯安裝,環面蝸桿1的齒面S1和蝸輪2的齒面S2點接觸共軛嚙合,獲得點接觸環面蝸桿副,以替代對制造和安裝誤差敏感的線接觸環面蝸桿傳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雙產形面展成點接觸環面蝸桿副的方法,屬于機械傳動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雙產形面分別展成環面蝸桿和蝸輪的齒面成形方法。
背景技術
直廓環面蝸桿傳動、平面一次、二次包絡環面蝸桿傳動、雙錐面包絡環面蝸桿傳動等蝸桿傳動都是多齒和線接觸傳動,使得傳動對制造和安裝誤差十分敏感,蝸桿副的嚙合齒面需要較高的加工精度和安裝精度。主要原因是蝸輪一般都采用螺旋面與蝸桿螺旋面一致的滾刀或剃刀展成的,蝸輪和滾刀或剃刀的螺旋面是線接觸共軛,從理論上講,滾刀或剃刀的螺旋面與蝸輪齒面的切齒嚙合傳動和蝸桿螺旋面與蝸輪齒面的嚙合傳動是一致的。
環面蝸桿傳動中,滾刀或剃齒刀不具有重磨性,制造復雜,目前,雙產形面展成點接觸環面蝸桿副的方法尚未見有公開報道,借鑒準雙曲面齒輪副共軛齒面可形成點或線接觸的原理,為雙產形面展成點接觸環面蝸桿副提供理論依據,而點接觸準雙曲面齒輪副因其承載能力高、對誤差不敏感獲得廣泛應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雙產形面展成環面蝸桿副的方法,得到點接觸的環面蝸桿傳動,以替代對制造和安裝誤差敏感的線接觸環面蝸桿傳動。
為了達到本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包括:環面蝸桿1、蝸輪2、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3、漸開線斜齒輪刀具4、環面蝸桿軸線5、蝸輪軸線6、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軸線7和漸開線斜齒輪刀具軸線8,環面蝸桿軸線5和漸開線斜齒輪刀具軸線8空間交錯,軸交角為第一軸交角Σ14,兩軸線公垂線的垂足分別為O1和O4,O1與O4距離為第一中心距a14,環面蝸桿1和漸開線斜齒輪刀具4分別以角速度ω1和ω4繞環面蝸桿軸線5和漸開線斜齒輪刀具軸線8旋轉,構成傳動比為i14=ω1/ω4的漸開螺旋面一次包絡環面蝸桿的切齒嚙合傳動,漸開線斜齒輪刀具4的螺旋產形面S4展成環面蝸桿1的齒面S1;蝸輪軸線6和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軸線7空間交錯,軸交角為第二軸交角Σ23,兩軸線公垂線的垂足分別為O2和O3,O2與O3距離為第二中心距a23,蝸輪2和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3分別以角速度ω2和ω3繞蝸輪軸線6和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軸線7旋轉,構成傳動比為i23=ω2/ω3的法向直廓圓柱蝸桿一次包絡蝸輪的切齒嚙合傳動,法向直廓圓柱蝸桿刀具3的螺旋產形面S3展成蝸輪2的齒面S2;將環面蝸桿1和蝸輪2按環面蝸桿軸線5和蝸輪軸線6空間交錯安裝,兩軸線夾角為第三軸交角Σ12,兩軸線公垂線的垂足分別為O1、O2,O1與O2距離為第三中心距a12,環面蝸桿1的齒面S1和蝸輪2的齒面S2點接觸共軛嚙合,環面蝸桿1繞環面蝸桿軸線5以角速度ω1轉動時,獲得蝸輪2繞蝸輪軸線6角速度ω2,實現傳動比i12=ω1/ω2,獲得點接觸環面蝸桿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淶博傳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未經河北淶博傳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中國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18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氨酯防水涂料制備工藝
- 下一篇:一種可均勻切割金屬管的機械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