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雙層珩磨砂條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1788.2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15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高廣東;姜玉領;郭進京;徐艷玲;李文超;李慧敏;劉永峰;陳妞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33/08 | 分類號: | B24B33/08;B24D3/00;B24D3/06;B24D3/34;B24D1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偉 |
| 地址: | 474750 河南省焦***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層 磨砂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雙層珩磨砂條,由依次疊加的固定層和珩磨層組成;
所述珩磨層由以下組分組成:20~30wt%的Fe、2~3wt%的Ni、20~35wt%的Cu、10~15wt%的Sn、7~10wt%的W和余量的金剛石;
所述固定層由以下組分組成:70~80wt%的Cu、2~6wt%的Sn和余量的Si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珩磨砂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層由以下組分組成:22~28wt%的Fe、2.2~2.9wt%的Ni、23~32wt%的Cu、11~14.5wt%的Sn、7.5~9.0wt%的W和余量的金剛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珩磨砂條,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層由以下組分組成:73~79wt%的Cu、2.5~5.5wt%的Sn和余量的SiC。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層珩磨砂條,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層珩磨砂條為長度為80~140mm、寬度為2~4mm、高度為5~6mm的砂條;所述固定層的厚度為0.5~1.5mm,所述珩磨層的厚度為4.5~5.5mm。
5.一種雙層珩磨砂條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20~30wt%的鐵粉、2~3wt%的鎳粉、20~35wt%的銅粉、10~15wt%的錫粉、7~10wt%的鎢粉和余量的金剛石混合,得到珩磨層混合料;
將70~80wt%的銅粉、2~6wt%的錫粉和余量的碳化硅混合,得到固定層混合料;
將所述珩磨層混合料和所述固定層混合料依次疊加放置后熱壓成型,得到雙層珩磨砂條。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珩磨層混合料的步驟中,所述鐵粉、所述鎳粉、所述銅粉、所述錫粉和所述鎢粉的粒度均在100μm以下。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備固定層混合料的步驟中,所述銅粉和所述錫粉的粒度均在100μm以下,所述碳化硅的粒度為150~250μm。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壓成型在真空環境中進行,所述熱壓成型的壓力為30~35MPa,溫度為500~800℃,時間為15~20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178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