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淤泥層地基凹形岸線的護岸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1011.6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769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松華;占木興;戴夢龍;張亮亮;曾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4 | 分類號: | E02B3/04;E02B3/12;E02D5/22;E02D5/34;E02D5/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灣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肖進 |
| 地址: | 3152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淤泥 地基 凹形 護岸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淤泥層地基凹形海岸線的護岸施工方法,淤泥層地基凹形岸線分三個施工段,即AB段、BC段和CD段;三個施工段的護岸結構均包括一級親水平臺和二級平臺;所述一級親水平臺的地基由水泥攪拌樁、灌注樁和設置在兩個相鄰的灌注樁之間的旋噴樁加固處理,岸線前沿的灌注樁樁頂和旋噴樁樁頂現澆導梁;一級親水平臺由導梁的后側自下而上依次回填的塊石、碎石墊層和C30現澆板構成;所述二級平臺即為人行道由自下而上依次鋪設的碎石墊層、砂墊層和透水磚構成;AB段的一級親水平臺與二級平臺之間的斜坡鋪設綠化植草磚作為護面;BC段和CD段的一級親水平臺與二級平臺之間的斜坡依次鋪設混合倒濾層、碎石墊層和C30預制砼塊,形成人行踏步作為護面;AB段和BC段之間設置一個不設斜坡的轉角段,在一級親水平臺的后側設置片石砼擋墻,在片石砼擋墻的后側采用拋石棱體后,再由自下而上依次鋪設的碎石墊層、砂墊層和透水磚構成二級平臺;其特征在于,
所述護岸施工方法的流程為:形成臨時施工平臺→水泥攪拌樁施工→灌注樁施工→旋噴樁施工→挖除臨時施工平臺→現澆導梁施工→一級親水平臺施工→片石砼擋墻施工或人行踏步鋪設或綠化植草磚鋪設→二級平臺施工;
進行水泥攪拌樁施工流程時,包括以下步驟:清表整平場地→測量放樣→攪拌樁機定位調平→制備水泥漿→攪拌下沉至設計深度→噴漿攪拌提升至預定的停漿面→重復攪拌下沉至設計加固深度→重復噴漿攪拌提升至樁頂→關閉攪拌樁機→移至下一根樁;水泥攪拌樁為等邊三角形布置;水泥攪拌樁應打穿上部的淤泥層,進入下部的粉質粘土層1m以上;
進行測量放樣步驟時,測量人員根據處理寬度及處理長度用全站儀精確放出攪拌樁位,測量現場地面標高,確定樁頂標高;
進行樁機就位步驟時,先檢查攪拌樁機的鉆桿長度和鉆頭直徑,并連接好輸漿管路,再將攪拌樁機移到指定位置對好樁位,由現場質檢人員檢查確認無誤后開始開機作業;
進行制備水泥漿步驟時,待攪拌樁機的鉆頭下沉到一半設計深度時,即開始按照每種水泥配合比制備水泥漿,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定為0.50,水泥摻量為15%;水泥漿使用機械拌制,拌和時間不少于3分鐘;
進行攪拌下沉步驟時,開啟攪拌樁機的主電機,使攪拌樁機的鉆桿垂直下沉,下沉速度為0.6~0.9m/min;下沉過程中,工作電流不大于額定值,電流變化值為20~50A,遇硬地層不能下沉時,泵送少量的水或水灰比大的水泥漿,凡經輸漿管路沖水下沉的水泥攪拌樁,提升鉆頭前必須將噴漿管內的水排清,隨時觀察設備運行及地層變化情況,鉆頭下沉至設計深度;
進行噴漿攪拌提升步驟時,攪拌樁機的鉆頭下沉到達設計深度后,在樁端噴漿攪拌30s后勻速噴漿攪拌提升,提升過程中始終保持送漿連續,同時在輸漿管沖水下沉的部位應停止加強噴漿攪拌;
重復攪拌下沉和重復噴漿攪拌步驟時:確保每根水泥攪拌樁全樁上下至少再重復噴漿攪拌一次;
進行灌注樁施工流程時,包括以下步驟:場地平整→測量放樣→鉆機定位→護筒埋設→鉆孔→檢孔→清孔→鋼筋籠制作與下放→導管安放→水下混凝土澆筑→成樁拔護筒;
進行測量放樣步驟時,灌注樁的中心位置采用“十字交叉”法測放,采用全站儀測出鉆孔樁的樁位的中心及控制樁,進行標定,打入標記,并標出高程;
進行鉆機定位步驟時,采用自身履帶爬行式鉆機,由鉆機自身配置的電腦控制系統進行鉆機桅桿與機身水平和垂直調整定位,鉆頭的中心與灌注樁的中心位置的誤差不大于10mm;
進行護筒埋設步驟時,采用鉆機配合人工挖埋;護筒采用鋼板卷制而成,內徑比樁徑大20~40cm;采用十字中心吊錘法將護筒垂直固定于樁位處進行校正;埋設護筒時,底部及周邊應超挖20~30cm,并回填粘土分層夯實;護筒的底部應進入不透水層1.5m,護筒的頂部高出地面應不小于30cm;每樁必須埋設護樁;護樁采用十字交叉法布置在護筒的四周外2m以上;護樁上釘入四個鐵釘,交叉拉兩根線,兩根線的交點即為樁位的中心;
進行鉆孔步驟時,采用連續性筒式取土鉆進成孔;在成孔過程中采用泥漿護壁;利用鉆進過程中鉆頭對泥土的攪拌作用自然造漿,并通過掏渣筒掏渣以及給孔內加清水的方法來調節泥漿的比重;
進行清孔步驟時,應對護筒內壁附著的泥漿進行清理,并在鉆機鉆至設計孔深后,將鉆頭降至樁孔底,慢轉,清出由鉆桿的擴大頭鉆出的余泥和余渣;清孔后應檢查樁孔底的沉淀物的厚度;
進行鋼筋籠制作與下放步驟時,鋼筋籠采用整節制作并采用加強筋成型法;先制作加強箍的模具,用模具彎曲加強筋;主筋沿樁周均勻布置;加強筋自身搭接部分采用雙面焊,加強筋焊在主筋的內側,校正好加強筋與主筋的垂直度,然后點焊牢固;布好螺旋筋并點焊或綁扎在主筋上;每根加強筋四周均勻綁扎穿心圓形砂漿墊塊;在鋼筋籠的內側等間距地預埋三根聲測管;鋼筋籠下放時,采用汽車吊分段吊裝,對正位置放入樁孔內至設計標高;鋼筋籠下放完畢后采用兩根鋼筋將鋼筋籠的頂部與護筒對稱焊接固定;
進行導管安放步驟時,導管的安裝位置遵循下長上短的原則,接頭采用法蘭盤螺栓連接法,法蘭盤端面用O型密封圈密封;
進行水下混凝土澆筑步驟時,采用C40水下混凝土,摻入膠凝材料總重量的3%阻銹劑,細骨料采用細度模數為2~2.6的中粗砂;由混凝土運輸罐車運至現場澆筑;首批混凝土澆筑前,計算儲料斗的儲料體積,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初次埋置深度和填充導管底部間隙的需要;
首批混凝土下落后,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在澆筑過程中,及時地調整導管埋深;在澆筑臨近結束時,應核對混凝土的灌入數量,確保澆筑的樁頂標高應比設計高出1.0m;
進行旋噴樁施工流程時,應在灌注樁施工完成基本達到設計強度后施工并采用三重管法或二重管法進行施工;
進行現澆導梁施工流程時,先開挖導梁基槽,在導梁基槽的底部靠海側設置一道排水溝,并應及時把集水井中的水排出導梁基槽;所述現澆導梁施工時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測量放樣→模板支立→模板安裝→鋼筋綁扎→砼澆筑→砼養護;
進行模板托架支立步驟時,模板由前模板、后模板及封頭模板三部分組成,三部分模板托架均采用桁架式鋼框架,采用鋼板做模板的板面;前、后模板均分成六塊;模板的拼裝采用公母扣的形式;模板托架支立前應精確放設結構外輪廓線并將基底精確找平;
進行模板安裝步驟時,采用人工配合吊機安裝,安裝順序為:后模板→前模板→封頭模板;安裝前,將前、后模板位置用墨斗線彈墨放樣,先安裝后模板,利用法蘭螺栓將后模板與灌注樁的鋼筋拉緊并采用斜撐固定;接著安裝前模板,用吊機將前模板吊起,置于調整好的前模板托架上,前模板就位后,穿上前、后模板的對拉螺栓,使前模板相對穩定,然后利用垂球從模板頂垂對到預先彈好的墨線上,通過調整對拉螺栓及模板頂橫梁,使前模板的后傾坡度及臨水線位置安裝到位并準確;前、后模板安裝完畢后,再安裝封頭模板,并進行整體加固;最后涂刷模板脫模劑;
進行鋼筋綁扎步驟時,先綁扎受力筋后綁扎構造筋;綁扎前,先在頂部橫梁上點焊一條縱向鋼筋作為吊掛鋼筋骨架,并在骨架筋上用粉筆劃出鋼筋間距位置,然后依次進行綁扎加固;
進行砼澆筑步驟時,采用C40水下混凝土并摻入膠凝材料總重量的3%阻銹劑,細骨料采用細度模數為2~2.6的中粗砂;由拌合站拌制砼時直接添加;砼輸送車送至澆筑處,采用自卸汽車直接將砼注入模板,砼振搗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分層振搗,每層振動厚度應小于30cm;導梁分段分縫采用2cm厚的聚乙烯板設置;
進行砼養護步驟時,采用灑水養護方法,養護時間不小于14天;
進行綠化植草磚鋪設流程時,先要在斜坡表層回填種植土30cm以上,采取施肥、換土平整綠化地面至設計坡度要求;并采取以下措施進行土壤改良:先人工松土30cm深,清理土中的雜物,接著拌入有機肥,再拌入土壤疏松基質2~3cm,然后結合翻地,將肥料和土壤疏松基質均勻拌入土中;綠化植草磚為六角空心磚;六角空心磚采用C30水泥預制,用M10水泥砂漿砌筑,待砌體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在六角空心磚的窗孔內培土植草皮,采用木或竹樁將草皮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交水利水電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101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