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0732.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1576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偉;吳峰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9/9047 | 分類號: | H04L49/9047;G06F12/0802;G06F12/0882;G06F12/08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吳瑜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送 清除 報文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及裝置,涉及計算機領域,解決了計算機系統如何高效率地清除三級緩存中的緩存線,并降低占用處理器內部資源的問題。所述方法包括請求設備采用廣播方式向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發送清除報文,并接收來自所述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中所有高速緩沖存儲器的清除完成報文。所述清除報文攜帶的物理地址的信息用于指示清除至少兩個緩存線。高速緩沖存儲器接收來自請求設備的清除報文后,清除清除報文指示的至少兩個緩存線中屬于該高速緩沖存儲器管轄范圍內的緩存線,并向請求設備發送清除完成報文。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包括至少一個高速緩沖存儲器。
本申請要求于2020年09月07日提交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號為202010930707.8、發明名稱為“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及裝置”的中國專利申請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結合在本申請中。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計算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處理器核清除(flush)三級緩存中的數據時,可以每次清除一個緩存線(cacheline)。如果處理器核清除多個緩存線,由于處理器核無法并發清除報文而導致清除時間過長,并且耗費較多的處理器的資源。例如,假設主存的一個頁的大小(page size)為4千字節(kilobyte,KB),一個緩存線的大小為64字節(byte,B),一個頁由64個64B的緩存線組成。處理器核清除主存的一個頁的數據時,要執行64條連續的清除指令,向三級緩存發送64個連續的清除報文。除此之外,處理器核也提供了一次性清除完所有三級緩存中緩存線的指令。但是,清除所有三級緩存中的緩存線可能導致清除其他處理器核需要的數據,影響其他進程的性能。因此,在處理器核清除三級緩存中的緩存線時如何提高清除緩存線的效率,以及降低占用處理器核的資源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及裝置,解決了處理器核清除三級緩存中的緩存線時,如何提高清除緩存線的效率,以及降低占用處理器內存資源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包括:請求設備采用廣播方式向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發送清除報文,并接收來自所述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中所有高速緩沖存儲器的清除完成報文。所述清除報文攜帶的物理地址的信息用于指示清除至少兩個緩存線。一組高速緩沖存儲器包括至少一個高速緩沖存儲器。其中,請求設備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設備:處理器核,外設,其他與總線相連接的設備。
相對于傳統技術,請求設備每次發送一個清除報文清除一個緩存線的方案,本實施例提供的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請求設備發送一個清除報文清除至少兩個緩存線。在清除相同數量的緩存線的情況下,采用廣播方式發送清除報文,減少了發送清除報文的次數,從而將原本串行處理的清除任務變成了并行處理,提高了清除效率,有效地降低了清除緩存線所占用處理器內部的資源。
相對于傳統技術,請求設備清除所有三級緩存中的緩存線的方案,本實施例提供的發送清除報文的方法,請求設備發送的清除報文可以指示清除任意數量的緩存線。從而,避免清除其他核或設備正在使用的數據,避免影響其他進程的性能,提高了清除緩存線的準確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清除報文用于指示清除連續的至少兩個緩存線。
其中,清除報文包括用于指示一段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的物理地址的信息,至少兩個緩存線包括一段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的起始物理地址所在的緩存線到一段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的結束物理地址所在的緩存線。可選的,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為映射到主存的物理地址空間,清除的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的物理地址與緩存線的物理地址對齊,并且清除的連續物理地址空間為以緩存線的大小為單位的空間。
在另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請求設備以頁的大小粒度清除高速緩沖存儲器中的緩存線。清除報文可以指示清除與頁內的所有連續的緩存線,從而一個或多個高速緩沖存儲器根據清除報文的指示清除一個頁包含的緩存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7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止退瓶嘴組件
- 下一篇:AI模型的訓練方法、裝置、計算設備和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