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線單元、陣列、裝置及終端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0476.X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360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周闖柱;趙魯豫;于宏全;廖亮;何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6 | 分類號: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21/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黃廣龍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單元 陣列 裝置 終端 | ||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線單元、陣列、裝置及終端,該天線單元包括:金屬地板;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在所述金屬地板上;第一天線,所述第一天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上;饋電結構,所述饋電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分別與所述金屬地板和所述第一天線連接;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與所述金屬地板連接;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為電磁帶隙結構。該天線單元應用了電磁帶隙結構EBG結構的雙層堆疊式電容饋電的貼片天線結構,降低了天線單元之間的隔離度,并減少了天線單元之間的距離,同時拓寬了天線單元的輻射方向,增加了天線單元的帶寬和相掃角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天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天線單元、陣列、裝置及終端。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th-Generation,5G)正在逐漸普及。由于5G終端設備的內部空間有限,天線需要在滿足毫米波信號收發的同時具有較小的尺寸,且要提供較大的相位掃描角度。由于毫米波的頻段分布較廣,為了獲取更高的毫米波頻段覆蓋率,毫米波天線單元需要在兩個頻段工作,且兩個頻段均需要提供較寬的帶寬。此外,還需要毫米波天線單元可以實現雙向發射和接收,以降低極化失配帶來的影響。目前,常用毫米波天線單元難以完全滿足5G終端設備的需求。
發明內容
以下是對本文詳細描述的主題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為了限制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線單元、陣列、裝置及終端。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單元,包括:金屬地板;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在所述金屬地板上;第一天線,所述第一天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上;饋電結構,所述饋電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分別與所述金屬地板和所述第一天線連接;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與所述金屬地板連接;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為電磁帶隙結構。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天線單元,能夠實現雙向發射和接收毫米波信號,并且工作帶寬能夠滿足毫米波頻段的高帶寬要求,在金屬地板與天線的下方設計了EBG結構的第一屏蔽件,能夠提高相掃角度和天線單元之間的隔離度,能夠滿足5G終端毫米波通訊中的應用。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陣列,包括:至少兩個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天線單元。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天線裝置,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天線陣列。
根據本申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天線單元。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天線單元,包括:金屬地板;第一支撐件,所述第一支撐件設置在所述金屬地板上;第一天線,所述第一天線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上;饋電結構,所述饋電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分別與所述金屬地板和所述第一天線連接;第一屏蔽件,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件中,并與所述金屬地板連接;所述第一屏蔽件設置為電磁帶隙結構。該天線單元應用了電磁帶隙結構EBG的天線結構,從而降低天線單元之間的隔離度,以及減少天線單元之間的距離。同時,拓寬天線單元的輻射方向,增加天線單元的帶寬和相掃角度。
本申請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申請而了解。本申請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可通過在說明書、權利要求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結構的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另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結構的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一實施例中天線單元結構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4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光學組件、近眼顯示裝置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諧振器及其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