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0246.3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94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1 | 
| 發明(設計)人: | 于彥存;韓常玉;周慶海;王獻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L69/00 | 分類號: | C08L69/00;C08L51/08;C08L35/00;C08K3/36;C08K7/00;C08K3/34;C08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藏斌 | 
| 地址: | 13002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二氧化碳 氧化 己烯 共聚物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低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100份;高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10~30份;納米二氧化硅2~15份;片層結構硅灰石納米粒子1~3份;玻璃纖維1~3份;聚馬來酸酐0.05~1份;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接枝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10~20份。本發明以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作為基料,通過向其中引入適量的高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二氧化硅、硅灰石納米粒子、玻璃纖維、聚馬來酸酐和接枝共聚物,獲得了具有優異力學強度、耐熱性能和透光率的復合材料。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工業生產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而大量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大氣環境中不僅加劇了溫室效應,而且也造成了碳資源的浪費。二氧化碳是合成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以工業廢氣中的二氧化碳作為碳源生產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不僅可以實現對二氧化碳廢氣的資源化利用,減緩溫室效應;而且還可以減少對石油化工品等非可再生碳源的消耗,緩解石油化工原料短缺的問題。此外,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還是一種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材料,因此其在使用過程中也不會產生“白色污染”的問題,具有十分廣闊的市場前景。
但是,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作為一類無定型聚合物,其玻璃化轉變溫度僅為100℃左右,拉伸強度低,耐熱性能差,透光率欠佳。因此,如何提升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材料的力學性能、耐熱性能和透光性,已成為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材料領域的研究重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的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力學強度、耐熱性能和透光率。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
所述低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15萬;
所述高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25萬。
優選的,所述低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為5~10萬。
優選的,所述高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為30~50萬。
優選的,所述納米二氧化硅的粒徑為5~100nm。
優選的,所述片層結構硅灰石納米粒子的片層度為0.5~5nm。
優選的,所述玻璃纖維的直徑為50~100nm;所述玻璃纖維的長度為0.5~1mm。
優選的,所述聚馬來酸酐的分子量為500~2000。
優選的,所述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接枝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的接枝度為0.1~0.5%。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上述技術方案所述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原料物熔融共混,得到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復合材料;
所述原料物包括低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高分子量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納米二氧化硅、片層結構硅灰石納米粒子、玻璃纖維、聚馬來酸酐和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接枝二氧化碳-氧化環己烯共聚物。
優選的,所述原料物在進行熔融共混之前,先干燥至含水率≤200pp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24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