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反滲透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40113.6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6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15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濤;劉濤濤;翁星星;陳朝暉;貢晶晶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71/26 | 分類號: | B01D71/26;B01D67/00;B01D61/02;C02F1/44;C02F10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chǎn)權(quán)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葉玉鳳 |
| 地址: | 2132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反滲透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反滲透膜及其制備方法,一種反滲透膜,包括聚酰胺微孔層,所述反滲透膜包括聚烯烴隔膜;所述聚烯烴隔膜與聚酰胺微孔層復合;所述聚烯烴隔膜上表面、下表面孔徑不相等;所述聚烯烴隔膜上表面孔徑為D1,下表面孔徑為D2,3≤D2/D1≤10;聚烯烴隔膜上表面孔徑D1為10?15nm;所述聚烯烴隔膜下表面孔徑D2為50?100nm。本發(fā)明通過兩面孔徑不對稱的多層級烯烴隔膜代替聚砜、無紡布,反滲透膜厚度減小到30nm以下,大大提高水通量,且操作過程簡單、節(jié)能;熱處理工藝階段提供了三種方法,在成本和運行效率上有所優(yōu)化;并且本發(fā)明所制備的反滲透膜除了應用于海水淡化領域外,還可以適用于污水處理、非水液體過濾等領域。
技術(shù)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反滲透膜技術(shù)領域,具體為一種反滲透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我國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人均水量僅占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就達到了5497億立方米,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但是我國的海水資源卻非常豐富,因此,如何應用更高效、更實用、成本低的海水淡化方法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解凍法、電滲析法、蒸餾法和反滲透法,而利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法以其設備簡單、易于維護和設備模塊化的優(yōu)點成為海水淡化應用最廣泛的方法。而反滲透膜的材料中,聚砜以其穩(wěn)定的化學結(jié)構(gòu)、較高的耐熱性能、良好的力學強度及易加工等特點,逐漸取代早期的纖維素類材料,成為近年的研究主體;采用多孔層可以制備得到高水通量的復合膜,這種復合膜厚度高達150nm,運行成本居高不下,同時在膜的熱定型過程中,隔膜兩面采用相同的溫度進行處理,上表面、下表面孔徑一致,在成本控制和運行效率等方面效果差,急需一款可以有效降低成本的逆滲透膜裝置應用在液體處理領域。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反滲透膜及其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shù)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shù)方案:
一種反滲透膜,包括聚酰胺微孔層,所述反滲透膜包括聚烯烴隔膜;所述聚烯烴隔膜與聚酰胺微孔層復合;所述聚烯烴隔膜上表面、下表面孔徑不相等。
較優(yōu)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烴隔膜上表面孔徑為D1,下表面孔徑為D2,3≤D2/D1≤10。
較優(yōu)化的方案,聚烯烴隔膜上表面孔徑D1為10-15nm;所述聚烯烴隔膜下表面孔徑D2為50-100nm。
較優(yōu)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烴隔膜厚度為7-30μm。
較優(yōu)化的方案,所述聚烯烴隔膜包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PE1和高密度聚乙烯樹脂PE2;所述PE1與PE2質(zhì)量比為5:5-95;所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PE1平均分子量為1×106-4×106;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樹脂PE2平均分子量為5×105-8×105。
較優(yōu)化的方案,一種反滲透膜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PE1、高密度聚乙烯樹脂PE2與石蠟通過雙螺桿同向擠出機,得到熔體;
2)將1)中所得熔體通過鑄片、拉伸后得到拉伸膜;
3)將2)中所得拉伸膜經(jīng)萃取槽,由萃取劑除去石蠟,再通過干燥除去萃取劑后,將拉伸膜進行熱定型加工,得到上、下表面孔徑不相等的聚烯烴隔膜;
4)將3)中所得聚烯烴隔膜卷繞、分切后得到反滲透膜。
較優(yōu)化的方案,步驟3)中,所述熱定型方法為熱烘箱處理、物理預處理、熱輥處理中的一種。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厚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113.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