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纖檢測輔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40073.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981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8 |
| 發明(設計)人: | 方文寶;劉建中;陳坤;李浩;何寶;靳守卿;馬三寶;駱曉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永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01 | 分類號: | G01N21/01;G01N21/95 |
| 代理公司: | 蘇州思睿晶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403 | 代理人: | 吳碧駿 |
| 地址: | 311400 浙江省杭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檢測 輔助 裝置 | ||
一種光纖檢測輔助裝置,包括放卷光纖的放卷輪、與放卷輪相對且收卷光纖的收卷輪、與收卷輪連接的驅動結構,光纖檢測輔助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放卷輪與收卷輪之間的透明檢測盒,光纖穿過透明檢測盒的內部,且顯微鏡的鏡頭正對透明檢測盒內的光纖。本發明在收卷輪與放卷輪之間設置透明檢測盒,光纖穿過透明檢測盒,以便將光纖固定在顯微鏡承載臺上固定的位置,并且可以實現光纖穩定的移動,從而可以實現顯微鏡的鏡頭對移動的光纖進行持續的觀察檢測,并且由于光纖與顯微鏡的鏡頭之間的距離不變,進而僅需在觀察檢測前調焦一次即可滿足整根光纖檢查的需求,無需像現有技術中多次調焦,操作簡單,使用便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纖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光纖檢測輔助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光纖的制造過程中,光纖容易出現氣線和外周面涂層異常的情況,因此,為更好的進行研究,通常需要對光纖進行顯微觀察檢測。光纖在進行顯微檢測時,將光纖先掐斷一小截,將小截光纖放在顯微鏡的載物臺上通過調焦等操作獲取清晰的微觀影像。然而,上述檢測方式存在諸多的不足:第一,由于每次只能看一小截光纖,且每次均要進行調焦等處理,容易導致無法進行連續的檢測,檢測的效果不理想,檢測效率低下,并且操作繁瑣;第二,在檢測時需要截取部分光纖,對光纖造成損壞,產生不必要的浪費,甚至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第三,由于需要多次截取光纖,僅能觀察部分截取的光纖,無法對整根光纖進行檢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光纖檢測輔助裝置。
為達到本發明之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光纖檢測輔助裝置,包括放卷光纖的放卷輪、與所述放卷輪相對且收卷光纖的收卷輪、與所述收卷輪連接的驅動結構,所述光纖檢測輔助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放卷輪與收卷輪之間的透明檢測盒,所述光纖穿過所述透明檢測盒的內部時,顯微鏡的鏡頭正對所述透明檢測盒內的光纖。
優選地,所述透明檢測盒上設有位于其兩端的堵塞塊,所述堵塞塊上設有第二通孔,所述光纖穿過所述第二通孔且與所述堵塞塊滑動接觸。
優選地,所述堵塞塊為橡膠塞。
優選地,所述透明檢測盒的兩端設有第一通孔,所述堵塞塊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透明檢測盒固定連接。
優選地,兩個所述第二通孔處于同一高度。
優選地,所述透明檢測盒的下表面設有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顯微鏡的承載臺上。
優選地,所述固定件為吸盤。
優選地,所述光纖檢測輔助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放卷輪與透明檢測盒之間的第一導向輪、設置于收卷輪與透明檢測盒之間的第二導向輪,所述第一導向輪與第二導向輪的高度相同,且第一導向輪與第二導向輪的高度高于透明檢測盒、放卷輪及收卷輪的高度。
優選地,所述放卷輪上設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一支撐架,所述放卷輪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上端,所述收卷輪上設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二支撐架,所述收卷輪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撐架的上端,所述第一導向輪上設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三支撐架,所述第一導向輪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第三支撐架的上端,所述第二導向輪上設有位于其下端的第四支撐架,所述第二導向輪可旋轉的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架的上端。
優選地,所述驅動結構包括電機及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收卷輪軸向一端面固定連接,所述轉軸與所述收卷輪的中心軸線共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永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永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0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方便進料的簡易式管道鉆孔機
- 下一篇:一種均衡電流電路、充電器和移動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