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極化碼的物理層控制信道盲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40071.6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6079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榮科;孫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L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順榮;唐愛華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極化 物理層 控制 信道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極化碼的降低PDCCH盲檢次數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DCI檢測度量值;(2)基于快速HTHD譯碼算法的DCI度量值計算準則;(3)二階段盲檢測方案;
(1)DCI檢測度量值:
對于每個候選,其DCI檢測度量值用于衡量當前碼塊內承載DCI長度為K比特的可能性;DCI度量值的定義如下,
其中,表示DCI長度為K時的有效碼字空間;其中,表示發送碼字序列,表示信道輸出的譯碼器接收信息序列,表示譯碼結果,N代表碼長,P代表事件發生的概率值;
對于任意發送序列,發送碼字屬于集合的概率計算為,
為便于計算,采用對數似然比形式表示為,
其中,代表譯碼對于第i比特的估計值;αi指代比特i譯碼獲得的對數似然比;
其中,代表第i比特對應極化子信道的轉移概率,代表對第1到i-1比特的估計值;ui代表編碼前信息序列中第i比特的取值;檢測度量值越大,則意味著譯碼結果的可靠性越大,DCI長度等于K的概率也越大;
(2)基于快速HTHD譯碼算法的DCI度量值計算準則:
基于假設檢驗的硬判決HTHD算法對于可靠節點采用中間層硬判決的方式;基于假設檢驗的硬判決HTHD算法在譯碼過程中省略了計算最左層比特上的對數似然比的計算過程,無法直接計算檢測DCI的度量值;因此,需要依據基于假設檢驗的硬判決譯碼HTHD算法設計度量值的計算方法;
對于任意長度為Nv的極化單元,x端的硬判決結果與u端譯碼輸出碼字只要滿足極化變換關系則存在
其中,代表長度為Nv的編碼碼字,表示維度為Nv×Nv的極化矩陣,表示長度為Nv的待編碼碼字;αi,u代表u端第i個比特上獲得的譯碼對數似然比軟信息,αi,x代表x端第i比特上譯碼獲得的對數似然比軟信息;
在HTHD算法中,雖然存在兩類特殊節點R-0與R-1,但是這些節點譯碼完全通過硬判決完成,便于實際實現;并且在HTHD譯碼中可靠節點譯碼同樣符合條件其中,β1,q代表長度為Nv的節點在u端的硬判決結果;β1,0代表長度為Nv的節點在x端的硬判決結果;因此,對于長度為t的Rate-0,Rate-1或者可靠的Rate-r節點,DCI度量值更新方法是
其中,代表長度為i的譯碼路徑對應的DCI度量值,代表長度為i+t的譯碼路徑對應的DCI度量值;
(3)二階段盲檢測方案:
發送端給下行控制信道發送信息序列前,執行過程包括:
(3.1)發送端根據當前基站到用戶間通信的傳輸模式確定DCI格式以及DCI信息長度LDCI,在DCI信息序列后附加24bit的CRC校驗位,獲得最終參與信道編碼的信息序列序列長度為LDCI+24;
(3.2)編碼模塊根據用戶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Radio Network TemporyIdentity)對CRC校驗位進行加擾;加擾過程通過異或運算實現;RNTI是16比特的二進制比特序列,(r1,…,r16);即對RNTI填充8比特0,獲得序列(0,0,0,0,0,0,0,0,r1,…,r16),將其同(p1,…,p24)進行按位異或運算獲得加擾RNTI以后的CRC校驗位比特
(3.3)對加擾RNTI以后的DCI信息進行極化編碼,獲得PDCCH序列;
(3.4)基站將不同用戶的PDCCH碼塊復用到一起,同時下發給小區各個用戶;
接收端接收到下行控制信道傳輸來的信息序列,用戶通過解調獲取多用戶復用的控制信息序列,然后執行如下過程尋找屬于自己的DCI信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極化碼的降低PDCCH盲檢次數的盲檢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3GPP協議38.212定義的DCI格式以及PDCCH格式劃分搜索空間,獲得候選的PDCCH集合;對候選PDCCH集合中的PDCCH進行盲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4007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