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金精礦焙燒冶煉凈化廢酸酸濃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9714.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38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政;王天星;李勝濤;劉俊偉;孔令強;王敏杰;朱德兵;郭建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B1/10 | 分類號: | C22B1/10;C22B3/08;C22B11/00;C01B17/74 |
| 代理公司: | 煙臺上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申玉娟 |
| 地址: | 264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精礦 焙燒 冶煉 凈化 酸酸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金精礦焙燒冶煉凈化廢酸酸濃的方法,包括硫化氫廢氣的產出、氰化氫廢氣的產出、含碳金礦物的細化、在煙氣中生成二氧化硫、對煙氣除氧以持續產出二氧化硫以及對煙氣噴淋洗滌制酸。本發明的方法通過實時監測焙燒煙氣中的氧含量,提高了硫的利用率、提高了硫酸產品產量、減少了設備的腐蝕,減少了廢酸中和處理的成本費用,進而保證整個工藝流程的正常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冶煉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尤其涉及一種降低金精礦焙燒冶煉凈化廢酸酸濃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對于含砷含硫含銅等復雜難處理金精礦預處理工藝主要有:焙燒氧化法、壓熱氧化法、細菌氧化法三種基本工藝技術。其中焙燒氧化法主要用于含硫、含砷、含銅、含鉛、含鋅及含碳金精的預處理,是基于黃鐵礦、毒砂、黃銅礦、有機碳等載金礦物在高溫條件下,有害組分通過揮發形式脫除,其他有價金屬主要生成氧化物或硫酸鹽留存在焙砂中,并使包裹的微細粒金充分暴露出來,產生適宜易氰化提金的金焙砂。
雖然氧化焙燒法是目前國內外處理復雜金精礦的主要方法,但是對不同類型的復雜金礦的氧化焙燒有不同的要求,含銅金精礦采用一段高溫過氧工藝,硫酸化焙燒工藝以及二段焙燒工藝。氧化焙燒過程中產出的含三氧化二砷、二氧化硫、礦塵的煙氣經過重力除塵、電除塵、酸洗凈化、電除霧、二次轉化二次吸收工藝產出硫酸產品,而酸洗凈化過程中產出含有砷、氟、礦塵等雜質并且硫酸含量為10%-30%的廢酸。廢酸的產生主要是煙氣中的三氧化硫在酸洗凈化過程中與水發生化學反應而產生。并且三氧化硫在煙道中,當遇到水蒸氣且煙氣溫度低于酸露點(ADP),兩者結合形成硫酸蒸汽,對冶煉過程有以下嚴重負面影響:1、對后續冶煉設備(空氣換熱器、除塵設備、煙氣道)造成嚴重腐蝕;2、造成硫損失,降低制酸工藝的硫的利用率,降低硫酸產品的產量;3、凈化過程產生廢酸,目前廢酸的處理方法是采用石灰中和法,不僅增加了昂貴生產成本費用,而且生成的含有有害金屬的廢石膏難以得到綜合利用,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嚴重制約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因此降低煙氣中三氧化硫的濃度有著重大的意義,國外等發達國家對煙氣中三氧化硫的研究已有數十年,而我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燃煤電廠的煙氣中,且針對燃煤電廠的情況取得了較好的結果;但針對黃金冶煉焙燒煙氣中,成分復雜、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濃度較高的煙氣,尚未有較好的方法來解決。
中國專利CN107144144A公布了一種有效抑制冶煉煙氣中三氧化硫及污酸產生的方法,該方法涉及到富氧熔煉過程煙氣中三氧化硫及污酸的抑制,通過調節煙氣溫度、漏風量、含水量等抑制煙氣中三氧化硫及污酸的產生;但該方法僅從工藝參數角度控制未考慮金屬冶煉的實際參數,且調節工藝參數的抑制效果甚微。
中國專利CN104841265A公布了一種有色冶煉制酸煙氣三氧化硫及重金屬干式脫除方法,該方法是在高溫余熱鍋爐初步回收熱量后,通過除塵裝置捕集,不能從源頭上抑制三氧化硫的生成,且無法解決腐蝕煙道和余熱鍋爐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冶煉廢酸處理效率低的問題,提供一種降低金精礦焙燒冶煉凈化廢酸酸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產出硫化氫廢氣
用含硫沉淀劑將金精礦焙燒酸浸萃取工藝產出的酸性萃銅余液進行沉淀與酸化,酸化產生硫化氫廢氣;
2)產出氰化氫廢氣
用硫酸對氰化提金工藝產出的氰化貧液進行酸化,酸化過程產出氰化氫廢氣;
3)含碳金礦物的細化
將含碳金礦物經過雷蒙磨磨細,使粒度為-400目的成分占90-92wt%;
4)生成二氧化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國大黃金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97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