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8600.9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58212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9 |
| 發明(設計)人: | 下山恭生;藤本大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 |
| 主分類號: | H01F7/02 | 分類號: | H01F7/02;H02J50/10;D04B15/48;D04B15/56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方應星;趙晶 |
| 地址: | 日本和***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附帶 供電 機構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其具備以不接觸的方式向移動體供電的供電機構。一種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具備沿著軌道移動的移動體及將電力向所述移動體供給的供電機構,其中,所述供電機構具備:一次線圈,沿著所述軌道延伸;磁芯,設置在所述一次線圈的內部,且比所述一次線圈短;筒狀構件,設置于所述移動體,且供所述一次線圈插通;二次線圈,卷繞于所述筒狀構件的外周,被從所述一次線圈通過電磁感應而供電;第一磁鐵,設置于所述磁芯;及第二磁鐵,設置于所述筒狀構件,通過所述第一磁鐵和所述第二磁鐵的磁力,所述磁芯與所述移動體連動而在所述一次線圈的內部移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其具備沿著軌道移動的移動體及向所述移動體供給電力的供電機構。
背景技術
已知具備沿著軌道移動的移動體的裝置。作為這樣的裝置,例如可舉出橫機。在具備排列多個織針的針床的橫機上,設置有沿著軌道行走并與針織物的編織有關的多個移動體。例如,作為移動體,可舉出向針床的織針供給針織紗的喂紗器(yarn feeder)等。以下,有時將喂紗器稱為“YF”。
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如下構成:利用直線電機驅動YF,或在YF上安裝驅動電機等,使YF自走。在設置于YF的驅動電機及其控制裝置中,通過經由設置于軌道的接觸條的接觸供電而供給電力。
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如下的移動體:在安裝有YF的軌道上行走,向YF插入轉換銷而使YF連動(專利文獻2的標記300)。專利文獻2中,通過設置于軌道的導電片和設置于移動體的碳刷的接觸而向移動體供電,進行轉換銷的出入。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德國專利申請公開第4308251號說明書
【專利文獻2】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第101139777號說明書
發明內容
在先技術均是利用接觸供電向移動體供給電力的構成。但是,在進行接觸供電的構成中,擔心油或灰塵進入接觸部位而妨礙供電。另外,在進行接觸供電的構成中,也擔心由于接觸部位磨損而妨礙供電。
本發明鑒于上述問題而創立,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其具備以不接觸方式向移動體供電的供電機構。
<1>本發明的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具備沿著軌道移動的移動體及將電力向所述移動體供給的供電機構,其中,
所述供電機構具備:
一次線圈,沿著所述軌道延伸;
磁芯,設置在所述一次線圈的內部,且比所述一次線圈短;
筒狀構件,設置于所述移動體,且供所述一次線圈插通;
二次線圈,卷繞于所述筒狀構件的外周,被從所述一次線圈通過電磁感應而供電;
第一磁鐵,設置于所述磁芯;及
第二磁鐵,設置于所述筒狀構件,
通過所述第一磁鐵和所述第二磁鐵的磁力,所述磁芯與所述移動體連動而在所述一次線圈的內部移動。
<2>作為本發明的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的一方式,可以舉出如下方式:
在所述磁芯的軸向的一端側和另一端側分別設置所述第一磁鐵,
在所述筒狀構件的軸向的一端側和另一端側分別設置所述第二磁鐵,
所述第一磁鐵和所述第二磁鐵的同極彼此配置在相對位置,
所述磁芯保持在被兩個所述第二磁鐵夾著的位置。
<3>作為上述<2>的附帶供電機構的裝置的一方式,可以舉出如下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未經株式會社島精機制作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860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