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電池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8168.3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204616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顏維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李芳華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電池 裝置 及其 操作方法 | ||
一種智能電池裝置,應用于一電子裝置并為上述電子裝置提供電力。上述智能電池裝置包括:電池組;感測電阻,被配置以感測智能電池裝置的充電及放電;以及主管理芯片,連接至電池組、感測電阻、以及電子裝置,主管理芯片被配置以管理智能電池裝置的充電及放電。當電子裝置未開機時,若主管理芯片經由感測電阻檢測到電子裝置存在漏電,主管理芯片會使智能電池裝置進入一暫時性失效狀態,以使智能電池裝置停止放電。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電池裝置及其操作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具有智能快慢充切換及防漏電功能的電池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術
對現今的便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智能型手機、平板計算機、以及筆記型計算機而言,電池是不可或缺的裝置。許多的電池標榜著具有快充功能,能在30分鐘到1小時內將電池電量充到80%以上。然而,對一些使用者而言,快充功能并非是必要的。舉例來說,有些使用者在使用電子裝置時,會持續連接電源轉接器(adaptor),而有些使用者則是慣于在睡眠時間為電子裝置進行充電。在這些情況下,快充功能并不是必要的,且還會造成電池壽命縮短及電池容量的浪費等問題。
此外,現今的便攜式電子裝置不停地追求更大容量的電池,以增加待機時間及使用時間。然而,電子裝置可能會因為設計不良或是零件老化、故障,而發生漏電的情況。若是電子裝置的系統端存在漏電的情況,則電池電量仍會逐漸消耗,進而壓縮到電子裝置的使用時間,并浪費掉了電池增加的容量。
因此,需要一種電池裝置及操作方法,以在提供智能型快/慢充切換以調整充電模式的同時,對漏電進行檢測并防止電池因系統漏電而消耗電量。
發明內容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應用于一電子裝置并為上述電子裝置提供電力。上述電池裝置包括:電池組;感測電阻,被配置以感測電池裝置的充電及放電;以及主管理芯片,連接至電池組、感測電阻、以及電子裝置,主管理芯片被配置以管理電池裝置的充電及放電。當電子裝置未開機時,若主管理芯片經由感測電阻檢測到電子裝置存在漏電,主管理芯片會使電池裝置進入一暫時性失效狀態,以使電池裝置停止放電。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操作方法,應用于包含一電池裝置的一電子裝置。電池裝置包括電池組、感測電阻、以及主管理芯片。上述電池裝置操作方法包括:藉由感測電阻檢測電子裝置是否發生漏電;以及當電子裝置發生漏電時,藉由主管理芯片使電池裝置進入一暫時性失效狀態,上述暫時性失效狀態使得電池裝置停止充電及放電。
本公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裝置操作方法,應用于包含一電池裝置的一電子裝置。上述電池裝置包括電池組、感測電阻、主管理芯片、以及電源轉接器,其中電源轉接器被配置以為電子裝置提供外部電源并為電池裝置進行充電。上述電池裝置操作方法包括:當電源轉接器被連接至電池裝置時,藉由主管理芯片記錄一持續插入時間;以及當持續插入時間大于一第一時間時,藉由主管理芯片將電池裝置設定為一正常充電模式。
附圖說明
本公開從后續實施方式及附圖可更佳理解。須強調的是,依據產業的標準作法,各種特征并未按比例繪制,并僅用于說明的目的。事實上,各種特征的尺寸可能任意增加或減少以清楚論述。亦須強調的是,附圖僅出示本發明的典型實施例,不應認為是對范圍的限制,因為本發明亦可適用于其他實施例。
圖1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示的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示的電池裝置的方塊圖。
圖3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示,用于防止漏電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根據本公開實施例所示,用于智能型快/慢充切換的方法的流程圖。
符號說明
100:電子裝置
110:電源轉接器
120:電源選擇器
130:電池充電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81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式凍存盒支架
- 下一篇:一株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凝結芽孢桿菌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