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人機減震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7984.2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787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賀曉輝;陳國榮;游青山;趙世紀;王國臣;黃娜;王炳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4C25/34 | 分類號: | B64C25/34;B64C25/58;B64C25/62 |
| 代理公司: | 重慶樂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張麗楠 |
| 地址: | 402260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人機 減震 結構 | ||
1.一種無人機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機體、機翼、螺旋槳、起落架、頂板、支架、減振器、緩沖板和柔性組件,所述機翼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機體的上方,所述螺旋槳與所述機翼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機翼的上方,所述起落架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機體的下方,所述起落架與所述緩沖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緩沖板的上方,所述支架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機體的側面,所述頂板與支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上方,所述減振器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內部,所述緩沖板包括蓋板、橡膠層、緩沖泡和底板,所述蓋板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下方,所述底板與緩沖泡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緩沖泡的上方,所述緩沖泡與所述橡膠層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橡膠層的上方,所述橡膠層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柔性組件包括第一轉軸、支撐桿、第一彈簧和滑輪,所述第一轉軸與所述支架轉動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側面,所述支撐桿與所述第一轉軸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一轉軸的側面,所述第一彈簧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撐桿的上方,所述滑輪與所述支撐桿轉動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撐桿的底部;所述緩沖泡包括高緩沖泡和低緩沖泡,所述高緩沖泡分別與所述橡膠層和所述蓋板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蓋板和所述橡膠層之間,所述低緩沖泡與所述橡膠層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橡膠層的頂端,所述高緩沖泡和低緩沖泡的數量均為多個,多個所述高緩沖泡和多個所述低緩沖泡均勻交錯設置于所述橡膠層的頂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人機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器包括活塞、缸體、線圈、第二彈簧和擋塊,所述缸體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支架的側面,所述活塞與所述支架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缸體的內部,所述線圈與所述擋塊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擋塊的外側,所述第二彈簧與所述活塞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活塞的上方,所述擋塊與所述第二彈簧固定連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彈簧的上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人機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減振器的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支架的左右兩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人機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軸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第一轉軸分別位于所述支架的左右兩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無人機減震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的數量為四根,每個所述第一轉軸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兩根所述支撐桿,所述滑輪的數量為四個,每根所述支撐桿的底部分別設置有所述滑輪,所述第一彈簧的數量為四根,每根所述支撐桿的上方均勻設置有所述第一彈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98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