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7807.4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945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0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璜;李忠禹;文怡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2 | 分類號: | G01N30/02;G01N30/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俞梁清 |
| 地址: | 510275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采用 消毒劑 消毒 副產物 生成 潛能 測試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屬于水體檢測領域,公開了一種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測定水樣的TOC和NH3?N的濃度值;(2)按質量濃度計,在水樣中加入氯投加量為TOC+8×NH3?N的氯消毒劑,反應24±1h;(3)反應結束后,測定二鹵乙腈和二鹵乙酰胺的生成量,測得這兩類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相比于現有的Krasner法,采用所述測試方法能夠測得更高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具有更好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體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
背景技術
消毒能有效保障飲用水的生物安全性,但常用的氯或氯胺消毒劑會與水中有機物生成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產物(DBPs,指飲水消毒過程中飲水消毒劑與水中有機物反應產生的一系列副產物),其中三氯甲烷、氯醛等含碳消毒副產物已被列入許多國家與地區的飲用水水質標準或規范中。而近年來,鹵乙腈、鹵乙酰胺等含氮消毒副產物由于具有更高的毒性開始受到廣泛關注,尤其二鹵代的副產物二鹵乙腈(DHANs)與二鹵乙酰胺(DHAcAms)等含氮消毒副產物在飲用水中被普遍檢出。
在消毒過程中,與氯或氯胺反應生成DBPs的有機物稱為前體物,為了更好的評估水質和改進消毒方式,需要獲取水體中前體物的含量。但由于前體物含量無法直接測定,因而通常采用DBPs生成潛能(Formation potential,FP)測試來表征水中DBPs的前體物含量。
對于三氯甲烷等含碳消毒副產物的FP測試,通常是通過控制一定的pH和溫度,在高消毒劑投加量與長時間接觸的條件下使水中有機物與消毒劑完全反應生成DBPs,使得DBPs生成量最大。近年來,Krasner等提出的FP測試方法(即Krasner法)被廣泛使用,其氯消毒FP測試的氯投加量為(以有效氯質量濃度計):Cl2=3×TOC(總有機碳,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機物的總量,結果以碳(C)的質量濃度(mg/L)表示)+8×NH3-N(氨氮,指水中以游離氨(NH3)和銨離子(NH4+)形式存在的氮,結果以氮(N)的質量濃度(mg/L)表示)+10,反應時間為24h。
但是對于所生成的含氮消毒副產物,例如DHANs和DHAcAms,上述含氮消毒副產物較易發生水解,且多余的游離氯還會進一步促進其分解,導致生成濃度的下降,使得所測得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比實際值要低,因此若采用Krasner法進行測定,在準確性方面有所不足,無法實現精確測定。
針對Krasner法的不足,希望提出一種更準確的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相比于現有的Krasner法,采用該測試方法能夠測得更高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具有更好的準確性。
一種采用氯消毒劑的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的測試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測定水樣的TOC和NH3-N的濃度值;
(2)按質量濃度計,在水樣中加入氯投加量為TOC+8×NH3-N的氯消毒劑,反應24±1h;
(3)反應結束后,測定二鹵乙腈和二鹵乙酰胺的生成量,測得這兩類含氮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
采用所述測試方法,所測得的二鹵乙腈和二鹵乙酰胺的生成量最高,能充分測量出這兩種含氮消毒副產物在氯消毒過程中的生成潛能。
其中步驟(2)中氯投加量的用量單位為mg/L(以有效氯Cl2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80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