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011037308.5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093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嚴英;甘海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yè)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 |
| 主分類號: | B60R11/00 | 分類號: | B60R11/00;B60R11/04;B60R1/00;G06K9/00;G06N3/08;H04N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安衛(wèi)靜 |
| 地址: | 3000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道路 擁堵 裝置 系統(tǒng) 方法 | ||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涉及路況監(jiān)控技術領域,該道路擁堵預判裝置設置在車輛中,包括:驅動桿、測距傳感器、雙目攝像頭和保護殼;其中,驅動桿由可伸縮的驅動桿內管和不可伸縮的驅動桿外管組成;測距傳感器設置在驅動桿內管的頂部;雙目攝像頭設置在測距傳感器的下方。驅動桿用于將測距傳感器和雙目攝像頭設置在高于車輛駕駛員視野的位置;測距傳感器用于判斷裝置周圍是否有障礙物;雙目攝像頭用于識別道路擁堵狀況。通過道路擁堵預判裝置中設置在高于車輛駕駛員位置的雙目攝像頭獲取的道路擁堵情況,并結合測距傳感器獲取的障礙物信息,能夠比駕駛員更早的獲取道路的擁堵原因,增加了駕駛員躲避擁堵的操作時間。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路況監(jiān)控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
背景技術
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常會遇到擁堵情況,由于車輛駕駛員的視野不夠,通常在車輛行駛至擁堵路段后才發(fā)現(xiàn)造成擁堵的原因,此時再進行變道躲避時往往造成更加擁堵的情況,進一步加深擁堵情況。在實際場景中,對于大客車之類的車輛,駕駛員由于處于較高的駕駛位置,視野更好,能夠更早的發(fā)現(xiàn)道路擁堵的原因,相比于普通車輛而言具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進行規(guī)避。可見,現(xiàn)有技術中的車輛由于視野較低的緣故,存在著道路擁堵的原因發(fā)現(xiàn)不及時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系統(tǒng)及方法,通過道路擁堵預判裝置中高于車輛駕駛員的位置設置的雙目攝像頭獲取的道路擁堵情況,并結合測距傳感器獲取的障礙物信息,能夠比駕駛員更早的獲取道路的擁堵原因,增加了駕駛員躲避擁堵的操作時間,提升車輛在擁堵路段的通行效率。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道路擁堵預判裝置,該裝置設置在車輛中,包括:驅動桿、測距傳感器、雙目攝像頭和保護殼;
驅動桿由可伸縮的驅動桿內管和不可伸縮的驅動桿外管組成;其中,驅動桿外管固定于保護殼中;驅動桿內管設置在驅動桿外管內;測距傳感器設置在驅動桿內管的頂部;雙目攝像頭設置在測距傳感器的下方;
驅動桿用于將測距傳感器和雙目攝像頭設置在高于車輛駕駛員視野的位置;
測距傳感器用于判斷裝置周圍是否有障礙物;
雙目攝像頭用于識別道路擁堵狀況;
保護殼用于對驅動桿、測距傳感器和雙目攝像頭進行保護。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驅動桿為電動芯軸驅動桿;電動芯軸驅動桿通過內置的電機和齒輪組驅動螺紋主軸進行移動;
其中,電機、齒輪組和螺紋主軸設置在驅動桿內管中;螺紋主軸在驅動桿外管的內側設置的螺紋螺母上移動。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驅動桿內管還包括內管彈簧,內管彈簧用于驅動桿內管的彈出。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測距傳感器包含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激光雷達用于探測車輛在水平方向上的障礙物;超聲波雷達用于探測車輛上方的障礙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裝置安裝在車輛的前機蓋、車頂或者后備箱蓋中。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保護殼的頂部設置有可開關的保護蓋,當驅動桿內管完全縮回到驅動桿外管時保護蓋關閉。
第二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道路擁堵預判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控制器、顯示屏以及如第一方面的道路擁堵預判裝置;控制器的輸入端與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相連接;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顯示屏相連接;
控制器用于對道路擁堵預判裝置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到道路擁堵數據;還用于對道路擁堵預判裝置的驅動桿的高度進行控制;
顯示屏用于顯示道路擁堵數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上述顯示屏為車輛內置的車機屏幕;道路擁堵數據通過車輛內置的揚聲器進行播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yè)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未經天津職業(yè)技術師范大學(中國職業(yè)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73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