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焊接缺陷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6773.7 | 申請日: | 2020-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825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滕雨橦;周俊琨;吉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睿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5/00;G06T7/13;G06N3/04;G06N3/08;G06K9/62;G06K9/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蔣姍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中國(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焊接 缺陷 檢測 方法 裝置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提供一種焊接缺陷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獲得焊接圖像,焊接圖像是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時采集的;使用神經網絡模型對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進行定位檢測;根據檢測出的特征區域確定目標部件在焊接時的缺陷檢測結果,缺陷檢測結果包括:目標部件是否出現缺陷以及缺陷類型。在上述的實現過程中,通過使用神經網絡模型定位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替代傳統的使用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定位特征區域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焊接圖像的亮度和模糊程度等因素導致特征區域定位不準確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缺陷進行檢測的準確率。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圖像識別和圖像檢測的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焊接缺陷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焊接缺陷,是指在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的過程中,焊接接頭部位形成的缺陷,常見的焊接缺陷包括:焊偏和填充不足缺陷等等,焊接缺陷出現的原因也有很多種,這些原因例如:目標部件沒有清理干凈、溫度和濕度等等。
目前,在焊接缺陷檢測的過程中,大都是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定位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時采集的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然后再根據定位出的特征區域判斷目標部件在焊接時是否出現缺陷;定位特征區域的過程具體例如:在檢測焊接圖像中的噴頭區域時,此處的噴頭區域是指焊接頭在焊接圖像出現的位置區域,需要對獲得的原始焊接圖像進行降噪、二值化處理和腐蝕膨脹等操作,從而獲得噴頭區域;在檢測焊縫邊界時,此處的焊縫邊界是指石油管道的焊縫兩側邊界在焊接圖像出現的位置區域,需要對原始焊接圖像做銳化、提取邊緣和尋找直線等操作,從而獲得焊縫邊界。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發現,使用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定位出的特征區域,對目標部件的圖像進行缺陷檢測的準確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焊接缺陷檢測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用于改善對目標部件的圖像進行缺陷檢測的準確率較低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焊接缺陷檢測方法,包括:獲得焊接圖像,焊接圖像是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時采集的;使用神經網絡模型對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進行定位檢測;根據檢測出的特征區域確定目標部件在焊接時的缺陷檢測結果,缺陷檢測結果包括:目標部件是否出現缺陷以及缺陷類型。在上述的實現過程中,使用神經網絡模型對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進行定位檢測,然后再根據檢測出的特征區域確定目標部件在焊接時的缺陷檢測結果;也就是說,通過使用神經網絡模型定位焊接圖像中的特征區域,替代傳統的使用基于圖像處理技術定位特征區域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焊接圖像的亮度和模糊程度等因素導致特征區域定位不準確的情況,從而提高了對目標部件進行焊接缺陷進行檢測的準確率。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特征區域包括:噴頭區域、噴火團區域和多個焊縫邊界;根據檢測出的特征區域確定目標部件在焊接時的缺陷檢測結果,包括:若噴頭區域與多個焊縫邊界中的任一焊縫邊界的距離小于預設閾值,則將目標部件的缺陷類型確定為焊偏缺陷;若噴火團區域與多個焊縫邊界均存在交集,則將目標部件的缺陷類型確定為填充不足缺陷。在上述的實現過程中,通過檢測出的特征區域來確定目標部件的缺陷類型,可以有效地檢測出焊偏缺陷或者填充不足缺陷等等,提高了缺陷類型的檢測效率。
可選地,在本申請實施例中,在根據檢測出的特征區域確定目標部件在焊接時的缺陷檢測結果之后,還包括:若缺陷類型為焊偏缺陷,則生成并輸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焊接人員調節焊接頭位置;若缺陷類型為填充不足缺陷,則生成并輸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焊接人員調節焊接火焰大小。在上述的實現過程中,通過在目標部件出現焊偏缺陷時,則生成并輸出用于提示焊接人員操作提示信息;從而及時避免焊接人員的操作不當導致更加嚴重的后果,有效地提高了焊接人員在焊接過程中的安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睿沿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睿沿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677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