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評估胃癌患者實施胃切除術后療效的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6340.1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607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06V20/52;G06V40/16;G16H10/20;G06K9/62;G06V10/7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張延薇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評估 胃癌 患者 實施 切除 術后 療效 方法 裝置 | ||
發明提供了一種用于評估胃癌患者實施胃切除術后療效的方法及裝置。所述方法包括獲取患者或目標對象的治療過程數據和術后觀察數據;根據治療過程數據和術后觀察數據生成包含有多個問詢問題的評價表單;以及根據患者或目標對象關于問詢問題的反饋結果生成診療評估結果。該方法和裝置能夠自動生成評價中應用的問詢問題表單,提高患者術后療效評價的自動化程度以及針對性,并且能夠增加評估結果的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泛醫療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評估胃癌患者實施胃切除術后療效的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胃癌是目前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健康的惡性腫瘤之一,也是全球死亡率較高的腫瘤之一。根據流行病學的資料可知,全球每年大約有90多萬新發胃癌患者,其中70萬以上死于胃癌或其相關疾病。對胃癌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是手術治療。醫生根據患者病情不同而實施不同的手術方案。經多年臨床資料研究及隨訪結果證實,根治性切除術作為中晚期胃癌治療的標準手術方法,能夠明顯延長患者術后5年的生存率。目前,臨床常見的胃癌根治性切除術有胃癌腹腔鏡手術,全腹腔鏡手術。
1994年,Kitano報道第一例腹腔鏡輔助遠端胃大部切除伴淋巴結清掃術。近期韓國的一項多中心臨床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術式為安全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腹腔鏡輔助遠端胃大部切除術已經被廣泛接受做為早期遠端胃癌的治療選擇。此外,韓國腹腔鏡胃腸手術協作組(KLASS)正在進行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研究腹腔鏡胃切除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可行性。
隨著腹腔鏡胃癌手術的發展,許多外科醫生開始采用全腹腔鏡遠端胃癌手術,全腹腔鏡手術已經開始被引入胃癌的腹腔鏡治療中。在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手術(LADG)中,消化道重建是通過輔助小切口進行腔外吻合。與腹腔鏡輔助手術相比,全腹腔鏡遠端胃癌手術(TLDG)的消化道吻合重建是腔內吻合,不需要行輔助小切口。
隨著人民健康意識逐漸提高,對生活質量也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對于罹患胃癌的患者而言,在關注生存率、生存年限的同時,更加關注生活質量,尤其是術后生活質量。因此,有必要對胃癌患者實施根治性胃切除術后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量(QOL)進行評估。
發明內容
本發明創造性地提出了胃癌患者實施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手術(LADG)或者全腹腔鏡遠端胃癌手術(TLDG)后治療效果以及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的評估方法,以及應用該方法的裝置。該方法和裝置能夠自動生成評價中應用的問詢問題表單,提到了術后療效評價的自動化程度以及針對性,并且能夠增加評估結果的準確性。為改善胃癌患者術后治療效果及術后生活質量提供有益幫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評估胃癌患者實施胃切除術后療效的方法,該方法采取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方法,通過對比腹腔鏡輔助遠端胃癌手術(LADG)或者全腹腔鏡遠端胃癌手術(TLDG)兩種手術術后臨床數據以及患者對于生活質量的滿意度評價,獲得患者術后療效狀態,為臨床應用不同類型的手術方法以及術后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本發明所稱“術后療效”包括短期臨床療效以及術后生活質量。
本發明用于評估胃癌患者實施胃切除術后療效的方法,包括獲取患者或目標對象的治療過程數據和術后觀察數據;根據治療過程數據和術后觀察數據生成包含有多個問詢問題的評價表單;以及根據患者或目標對象關于問詢問題的反饋結果生成診療評估結果。
其中,治療過程數據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如年齡、性別、身高、體重、病史、體力狀態評分、ASA評分以及相關疾病、腹部既往手術史以及其它器官原發腫瘤史等。治療過程數據為后續生成評價表單或評價表單中的問題提供依據。由于每個患者的治療過程數據不同,因此,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可以生成針對患者本人的個性化評價表單。
其中,術后觀察數據包括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生活質量測量信息。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包括早期并發癥發生率和遲發并發癥發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未經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63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XSS攻擊防御方法及相關設備
- 下一篇:一種原位無源溫度測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