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子券線下派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申請號: | 202011036105.4 | 申請日: | 2020-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431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發明(設計)人: | 劉威;鐘博;何菁儀;廖繼逢;李響;蔣雁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Q30/02 | 分類號: | G06Q30/02;G06F16/955;G06F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電子 券線下 派發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子券線下派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二維碼生成請求并判斷是否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如果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則生成并返回二維碼,為二維碼配置有效期和額度;接收第二終端通過掃描二維碼發送的電子券領取請求并判斷二維碼是否處于有效期且額度大于0;如果二維碼處于有效期且額度大于0則判斷用戶身份信息是否具有領取權限;如果具有領取權限,則生成并返回電子券領取入口;當檢測到電子券領取入口被觸發時,生成并返回電子券,完成電子券派發。本發明實施例可以實現對電子券派發權限的有效管理,實現后臺對于相關數據的高效率、自動化管理,以及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客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計算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子券線下派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電商平臺的電子優惠券主要有線上、線下兩種派發方式。線上派發方式通常需要用戶主動進入某個活動網頁里領取,且只能在線上完成全流程,無法成為一種線下獲客的工具。線下派發方式則應用場景更加靈活,適用于有線下營業網點及線上電商平臺的企業。
但現有技術中,電子券的線下派發方式通常難以管理,且用戶“領完即走”的特點導致產品生命鏈短,無法促進其他業務發展,企業的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手段比較匱乏。另外,在現有的電子券線下派發活動中,企業對于電子券派發情況的相關數據的管理也缺少高效率、自動化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券線下派發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通過預先為派券二維碼配置有效期和額度,實現對電子券派發權限的有效管理;通過實時監控并同步更新電子券派發情況,實現后臺對于相關數據的高效率、自動化管理;通過電子券與領券用戶綁定實現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客戶。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子券線下派發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二維碼生成請求,判斷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是否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包括項目標識信息和營銷人員身份信息;
如果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則生成與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對應的二維碼返回至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項目標識信息、所述營銷人員身份信息以及所述二維碼的第一對應關系,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為所述二維碼配置有效期和額度;
接收第二終端通過掃描所述二維碼發送的電子券領取請求,判斷所述二維碼是否處于有效期且額度大于0,所述電子券領取請求中包括用戶身份信息;
如果所述二維碼處于有效期且額度大于0,則判斷所述用戶身份信息是否具有領取權限;
如果所述用戶身份信息具有領取權限,則生成與電子券領取請求對應的電子券領取入口返回至所述第二終端;
當檢測到所述電子券領取入口被觸發時,生成與所述電子券領取請求對應的電子券返回至所述第二終端,建立所述用戶身份信息和所述電子券的第二對應關系,完成電子券派發。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電子券線下派發裝置,包括:
生成請求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一終端發送的二維碼生成請求,判斷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是否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包括項目標識信息和營銷人員身份信息;
二維碼生成模塊,用于如果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具有二維碼生成權限,則生成與所述二維碼生成請求對應的二維碼返回至所述第一終端,建立所述項目標識信息、所述營銷人員身份信息以及所述二維碼的第一對應關系,并根據所述第一對應關系為所述二維碼配置有效期和額度;
領取請求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第二終端通過掃描所述二維碼發送的電子券領取請求,判斷所述二維碼是否處于有效期且額度大于0,所述電子券領取請求中包括用戶身份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610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