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顯示設備及音畫同步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5340.X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34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春曉;呂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21/43 | 分類號: | H04N21/43;H04N21/431;H04N21/439;H04N21/44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許偉群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示 設備 音畫 同步 控制 方法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及音畫同步控制方法可以針對解碼后的多幀播放數據,注冊回調函數,用于監聽播放數據中第一幀視頻數據是否完成參數配置,并在執行參數配置期間推遲系統時鐘的啟動時間,直到第一幀視頻數據已完成參數配置,再啟動系統時鐘,從而按照系統時鐘逐幀播放視頻數據和音頻數據,實現音畫同步。所述方法可以在第一幀視頻數據完成參數配置后,再啟動系統時鐘,可以緩解因第一幀視頻數據處理耗時較長、視頻數據輸出速度不穩定造成的斷音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智能電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設備及音畫同步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智能電視是基于Internet應用技術,具備開放式操作系統與芯片,擁有開放式應用平臺,可實現雙向人機交互功能,集影音、娛樂、數據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電視產品,用于滿足用戶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通過智能電視可以播放音視頻文件,形成流媒體。為了輸出更好的流媒體影音效果,智能電視需要保證多媒體的音畫同步功能。
多媒體的同步功能是,讓多個流中具有相同時間戳(presentation timestamp,pts) 的媒體數據在同一時刻被播放出來,即實現音畫同步。例如,基于gstreamer的開源多媒體框架中,可以采用兩種同步方式,即通過audio數據提供時鐘使video數據與audio 數據同步,以及控制video數據和audio數據均與gstreamer的系統時鐘進行同步。
為了降低播放高質量片源(如4K 60FPS)時對整機性能的過度消耗,還可以使用特定的視頻播放模式。例如基于安卓平臺的Tunnel Mode,這種模式下video數據或audio 數據透傳至render模塊,gstreamer中拿不到pts數據,無法進行同步控制。并且在某些場景下,audio數據可以采用Tunnel Mode方式,而video數據需要與gstreamer系統時鐘進行同步,并且同步控制時以video數據為主,即audio數據需要向video數據同步。導致video數據與系統時鐘的同步在gstreamer中實現,而audio數據與video 數據的同步需要在render模塊實現,因此當第一幀video數據顯示過程耗時較長時會導致audio數據出現斷音。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顯示設備及音畫同步控制方法,以解決傳統播放方法在video數據送出速率不穩定時產生斷音的問題。
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顯示設備,包括:顯示器、音頻輸出接口以及控制器。其中,顯示器被配置為顯示視頻數據對應的畫面;音頻輸出接口被配置為輸出音頻數據的聲音信號;所述控制器被配置為執行以下程序步驟:
獲取經解碼后的多幀播放數據,所述播放數據包括視頻數據和/或音頻數據;
注冊回調函數以及對所述第一幀視頻數據執行參數配置,所述回調函數用于反饋所述播放數據中第一幀視頻數據的參數配置狀態;
推遲系統時鐘的啟動時間,至通過所述回調函數獲取到所述第一幀視頻數據已完成參數配置;
啟動所述系統時鐘,以及按照所述系統時鐘逐幀播放所述視頻數據和所述音頻數據。
另一方面,基于上述顯示設備,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音畫同步控制方法,應用于顯示設備,所述顯示設備包括顯示器、音頻輸出接口以及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經解碼后的多幀播放數據,所述播放數據包括視頻數據和/或音頻數據;
注冊回調函數以及對所述第一幀視頻數據執行參數配置,所述回調函數用于反饋所述播放數據中第一幀視頻數據的參數配置狀態;
推遲系統時鐘的啟動時間,至通過所述回調函數獲取到所述第一幀視頻數據已完成參數配置;
啟動所述系統時鐘,以及按照所述系統時鐘逐幀播放所述視頻數據和所述音頻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534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