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接頭及其連接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4822.3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4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吳劍秋;孫旻;韓磊;冉岸綠;方興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18 | 分類號: | E02D5/18;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地下 連續 施工 方法 接頭 及其 連接 結構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接頭及其連接結構,該施工方法包括步驟:于地下結構中挖設先行槽段;于所述先行槽段中安裝端部設有接頭的第一鋼筋籠,所述接頭內形成高度不低于所述先行槽段的空腔;于除所述空腔以外的所述先行槽段內灌注混凝土;待所述先行槽段中的混凝土凝固后于地下結構中挖設鄰接于所述先行槽段的后行槽段,并對所述接頭豎向切割使所述空腔與所述后行槽段連通;于所述后行槽段內安裝第二鋼筋籠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鋼筋籠和所述第二鋼筋籠之間的止水帶;于所述后行槽段以及所述空腔內澆筑混凝土。本發明提高了地下連續墻接縫防水能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地下連續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接頭及其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工程都普遍存在滲漏水現象,主要出現在接頭處。地下連續墻先行槽段施工時,在槽段兩端放置接頭工具以形成結構良好的接頭,避免接頭部位成為滲漏水的通道和地下連續墻強度的薄弱環節。因此,地下連續墻接頭的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地下連續墻的施工質量,是確保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的關鍵。
以鎖口管為代表的地下連續墻柔性接頭造價低,但在施工時普遍存在頂拔困難、止水效果差等缺點;以十字鋼板為代表的地下連續墻剛性接頭適用于土質條件較差的地層,止水效果好,但工程造價高。因此,如何提高地下連續墻接頭的防水、防滲能力,是地下連續墻施工中的重大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接頭及其連接結構,提高了地下連續墻接縫防水能力,施工方便、安裝簡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下連續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于地下結構中挖設先行槽段;
于所述先行槽段中安裝端部設有接頭的第一鋼筋籠,所述接頭內形成高度不低于所述先行槽段的空腔,所述空腔內固設有沿所述空腔內壁豎向設置的連接件;
于除所述空腔以外的所述先行槽段內灌注混凝土;
待所述先行槽段中的混凝土凝固后于地下結構中挖設鄰接于所述先行槽段的后行槽段,并對所述接頭豎向切割使所述空腔與所述后行槽段連通;
于所述后行槽段內安裝第二鋼筋籠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鋼筋籠和所述第二鋼筋籠之間的止水帶,使所述止水帶靠近所述第一鋼筋籠的一端與所述連接件連接;
于所述后行槽段以及所述空腔內澆筑混凝土。
可選地,地下連續墻包括多個先行槽段以及位于相鄰兩個所述先行槽段之間的后行槽段,施工時包括以下步驟:
以一定間距地間隔挖設多個所述先行槽段;
于每個所述先行槽段分別安裝所述第一鋼筋籠,且每個所述第一鋼筋籠靠近另一所述第一鋼筋籠的端部均設有所述接頭;
于多個所述先行槽段內除多個所述接頭的所述空腔以外的區域分別澆筑混凝土;
于地下結構中挖設每相鄰的兩個所述先行槽段之間的所述后行槽段,并對所述接頭豎向切割使所述空腔與相鄰的所述后行槽段連通;
于所述后行槽段內安裝所述第二鋼筋籠以及位于每一所述第一鋼筋籠和相鄰所述第二鋼筋籠之間的所述止水帶,使所述止水帶靠近所述第一鋼筋籠的一端與所述連接件連接;
于所述后行槽段以及所述空腔內澆筑混凝土。
可選地,所述連接件上形成有夾縫,在安裝所述止水帶時包括步驟:
利用鋼筋將所述止水帶的一側邊固設于所述第二鋼筋籠的端部;
將所述止水帶和所述第二鋼筋籠吊裝至所述后行槽段內,使所述止水帶遠離所述第二鋼筋籠的另一側邊嵌設于所述夾縫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482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窗戶滑輪座打孔機構
- 下一篇:一種膩子粉原料用烘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