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4013.2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8636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鄧聯文;趙皓楠;羅衡;黃生祥;趙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Q17/00 | 分類號: | H01Q17/00;H01Q15/00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字 編碼 頻率 可重構 表面 吸波體 | ||
1.一種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個吸波單元;通過對每一個單獨的吸波單元注入偏置電流,實現每一個吸波單元的編碼,從而實現超表面吸波體的數字編碼頻率重構;
吸波單元包括金屬底板、蜂窩層和介質層;金屬底板上設置有蜂窩層;蜂窩層用于將介質層與底板絕緣并隔開,同時支撐介質層;蜂窩層上設置有介質層;介質層的上表面為吸波單元的上表面,介質層的下表面上印制有第一導電偏置線、第二導電偏置線、第一矩形導電片、第二矩形導電片和PIN開關二極管;第一導電偏置線與第二導電偏置線平行印制;第一矩形導電片與第一導電偏置線連接,第二矩形導電片與第二導電偏置線連接,第一矩形導電片和第二矩形導電片之間連接有PIN開關二極管;第一導電偏置線、第二導電偏置線、第一矩形導電片和第二矩形導電片構成導電體;通過在第一導電偏置線和第二導電偏置線上注入電流,從而在PIN開關二極管上產生偏置電流,保證PIN開關二極管呈現阻抗狀態;若干個吸波單元彼此連接在一起,相鄰的吸波單元的偏置線直接連接,組成所述的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底板、蜂窩層和介質層;金屬底板上設置有蜂窩層;蜂窩層用于將介質層與金屬底板絕緣并隔開,同時支撐介質層;蜂窩層上設置有介質層;介質層的上表面為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的表面;介質層的下表面上印制有若干條平行的偏置線;在介質層的下表面上,對應相鄰兩條偏置線之間的區域,沿偏置線的長度方向均勻地印制有若干個PIN開關二極管,每一個PIN開關二極管的兩端均通過印制的矩形導電片與偏置線連接;矩形導電片和偏置線構成所述導電體;通過在偏置線上注入電流,從而在PIN開關二極管上產生偏置電流,保證PIN開關二極管呈現不同的電阻狀態;每一個PIN開關二極管、其所連接的矩形導電片和對應段的偏置線組成一個吸波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其特征在于每一個吸波單元的長為3mm,寬為3mm;第一導電偏置線的長度為3mm,寬度為0.1mm;第二導電偏置線的長度為3mm,寬度為0.1mm;第一矩形導電片的長度為2mm,寬度為1.9mm;第二矩形導電片的長度為2mm,寬度為1.9mm;第一矩形導電片和第二矩形導電片之間間隔1mm。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介質層為FR4介質板;所述的導電體通過印制電路板的方式印制在介質層的下表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數字編碼頻率可重構的超表面吸波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窩層厚度為2.5mm;介質層厚度為0.8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南大學,未經中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401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輕薄透氣功能面料加工制備系統
- 下一篇: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