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3890.8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624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1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海普軟件產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 | 分類號: | G05B19/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強大凱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陳家輝 |
| 地址: | 400020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智慧 開關 保護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設備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括設備狀態采集模塊和開關控制模塊,設備狀態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各個設備當前的工作狀態;開關控制模塊包括狀態判斷模塊、延時時長生成模塊、延時模塊以及關機模塊,狀態判斷模塊用于根據各個設備的工作狀態;延時模塊用于判斷需要關機的設備是否是預設的保護設備,若否,則由關機模塊向對應設備發送關機指令;若是,則根據延時時長進行延時;延時模塊還用于延時結束后由關機模塊向對應設備發送關機指令。本申請的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及方法,能夠智能化的對設備進行管理,避免錯誤斷電而發生丟失數據、損壞設備的情況,確保設備安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備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高速發展,應用于工業、農業、企業、政府、高校和研究機構的電子化設備以及設備配件的數目日益增多,設備的流動性也越來越大,設備管理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傳統的設備管理存在管理分散、人力成本高、管理效率低、智能化程度低等問題。以高校為例,目前大多數城市內的學校已建設基于傳統中控方式管控的多媒體教室,通過中控系統可以對監控、教學設備、門禁、廣播、空調、新風、燈控等進行管理,極大的降低了校園設備的管理難度。
但是由于沒有統一的物聯管控平臺、涉及到的設備數量和種類繁多、使用場景不固定等原因,目前的管控方式較為單一,通常是控制設備一起供斷電,無法進行針對性的智能化調控,而一些教學或實驗設備,如果直接斷電容易造成數據丟失、軟件系統損壞等問題,嚴重的還有可能會造成硬件上的損壞,如針對投影儀或電腦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有后臺任務一直在執行,如果直接斷電,則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這一點在工業或企業生產環境下更加明顯。因此有必要針對設備的不同建立不同的開關邏輯,以確保各個設備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意在提供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及方法,能夠智能化的對設備進行管理,避免錯誤斷電而發生丟失數據、損壞設備的情況,確保設備安全。
本申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物聯網的智慧開關保護系統,包括:
數據采集模塊,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用于采集各個設備當前的工作狀態以及設備所在環境的環境數據;
開關控制模塊,開關控制模塊包括狀態判斷模塊、延時時長生成模塊、延時模塊以及關機模塊,狀態判斷模塊用于根據各個設備的工作狀態以及環境數據,判斷設備是否為需要關機的設備;延時時長生成模塊用于根據設備的工作狀態以及設備類型生成延時時時長;延時模塊用于判斷需要關機的設備是否是預設的保護設備,若否,則由關機模塊向對應設備發送關機指令;若是,則根據生成的延時時長進行延時;所述延時模塊還用于在設備切換為不需要關機時,關閉設備對應的延時;所述延時模塊還用于延時結束后由關機模塊向對應設備發送關機指令。
本發明技術方案中,通過在關機前延時一端時間,可以避免誤判斷引起的誤關機,并且根據不同類型的設備以及設備的運行狀態的不同,延時時長也不同,更加的智能,避免突然關機造成設備上的任務無法處理完成;通過關機指令下發給設備,由設備內置軟件完成自關機,可以避免強制斷電而發生丟失數據、損壞設備的情況發生,確保了設備的安全。
進一步,關機模塊包括關機方案匹配模塊,用于根據設備的工作狀態以及設備類型匹配設備的關機方案,所述關機模塊用于根據關機方案向對應設備發送關機指令。
通過關機方案匹配模塊,針對不同的設備以及設備運行狀態,配置不同的關機方案,對每種設備更加有針對性,進而確保每個設備均能夠安全的關機。
進一步,關機方案包括關機方式、關機指令規則、前置關機設備、關聯關機設備、是否關機斷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海普軟件產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海普軟件產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389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