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1033284.6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47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2-29 |
| 發明(設計)人: | 黃練棟;廖衛平;方濤;溫健鋒;伍建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 |
| 主分類號: | G01S17/86 | 分類號: | G01S17/86;G01S17/42;G01C5/00;G01C21/16;G01S19/43;G01S19/49;G01S7/48;G06T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朱忠俊 |
| 地址: | 51005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 線路 安全 距離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電力線路安全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通過無人機載LiDAR系統進行掃描,得到三維空間影像;然后對導線與地物間距離進行實時測量,獲取原始LiDAR點云數據;S2.對原始LiDAR點云數據進行分割處理,得到導線點云數據和其他背景點云數據;S3.對導線點云數據中的離散數據進行擬合,提取二維導線投影線;S4.將二維導線投影線反投影至三維空間影像,得到精確的導線點云數據;S5.將精確的導線點云數據進行區域劃分,最終生成三維導線矢量數據;S6.將三維導線矢量數據與其他背景點云數據進行疊加與分析,對危險地物進行報告。本發明能夠滿足檢修人員實時實地處理安全隱患的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線路安全檢測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導線路安全距離的檢測,傳統的導線路巡視流程是工作人員巡視電力設施,如桿塔、導/地線、變壓器、絕緣子、橫擔、刀閘等設備,對線路段進行人工目視判斷或全站儀量測,并以紙介質方式記錄巡視情況,然后再人工錄入到計算機中。巡檢受過多人為因素的影響,在危險地段會危及到選線工人的生命安危,并且人工錄入數據量大、數據手工錄入過程中容易出錯;同時對于工作人員是否巡視到位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巡視質量不能得到保障,線路的安全狀況亦得不到保證,留下了安全隱患;而且線路安全距離不足的多發點通常在人跡難至之地,這些測量方式由于樹木、建筑等遮擋以及視覺透視偏差,難以對疑似超限點得出準確有效的判斷,不能適應現代化電網的發展和安全運行需要,超、特高壓電網急需高效、先進、科學的導/地線路安全檢測方式。
公開號為CN106772412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無人機的輸電線路空間距離的測量方法和裝置,能夠精確測量無人機的輸電線路空間距離,并識別障礙物,使巡線測距更高效和快捷。
但上述方案對于安全距離測量仍是通過操作無人機平飛近線路進行目視觀察,仍未能對線路弧垂、安全距離等做準確測量和判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檢測方法,能夠滿足檢修人員實時實地處理安全隱患的要求。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電力線路安全距離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通過無人機載LiDAR系統對待巡視的區段進行掃描,得到三維空間影像;然后對導線與地物間距離進行實時測量,獲取原始LiDAR點云數據;
S2.在步驟S1之后,對所述原始LiDAR點云數據進行分割處理,得到導線點云數據和其他背景點云數據;
S3.在步驟S2之后,對所述導線點云數據中的離散數據進行擬合,提取二維導線投影線;
S4.在步驟S3之后,將所述二維導線投影線反投影至所述三維空間影像,得到精確的導線點云數據;
S5.在步驟S4之后,將所述精確的導線點云數據進行區域劃分,以區域質心作為矢量節點,輸出導線多段線數據,最終生成三維導線矢量數據;
S6.在步驟S5之后,將所述三維導線矢量數據與所述其他背景點云數據進行疊加與分析,然后對危險地物進行報告。
進一步地,在步驟S1中,設所述無人機載LiDAR系統激光掃描P點的時刻為tL,在該時刻下P點的激光掃描點在WGS-84坐標系下的坐標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未經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江門供電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32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