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2982.4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0323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久升;許灝;高江;趙虹;陳曉寒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7/164 | 分類號: | F16K17/164;F16K1/00;F16K1/32;F16K31/20;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李玲 |
| 地址: | 114001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稻田 農渠 配水防 溢流 自動控制 裝置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農田水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及使用方法,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包括與農渠相通的出水口向上的進水管道和分水管,與此進水管道套接的限位架,蓄水筒,回流口Ⅰ,設置在毛渠內的浮子限位架,浮子,固定在浮子限位架上端的連通管,設置在此連通管下部的回流口Ⅱ,設置在連通管下部的進水口,此進水口與分水管相連接,回流口Ⅰ和回流口Ⅱ通過回流管相連接。本發明配水自控裝置代替人工配水管理,實現了農渠向毛渠配水機械化、自動化,提高了稻田灌溉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灌水管理效率和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田水利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水稻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水稻生產中配水管理是貫穿水稻生產全過程中,持續時間最長,用工時間最長,解決水稻灌溉自動配水是一項重點課題。其中,農渠向灌水毛渠配水是最末級、最基礎和最關鍵的配水管理。在生產中田間毛渠處于農渠下一級渠道,毛渠堤壩頂面高程農渠堤壩頂面高程0.3-0.5米,傳統農渠向毛渠配水采用人工啟閉的閘門,常發生不能及時關閉閘門,流入毛渠過量從毛渠壩頂溢出,破壞毛渠堤壩,造成灌溉水流失浪費。其次是農渠向毛渠配水需要的持續時間很長,人工管理費時費工,是當前水稻生產中一項用人工最多的工作,急需新的技術方法進行替代,把灌水管理效率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完成稻田末級渠道自動配水,實現自動控制毛渠灌溉水位、保證毛渠堤壩安全,提高水稻灌水管理效率和效果的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及使用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發明的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與農渠相通的出水口向上的進水管道和分水管,與此進水管道套接的限位架,設置在此限位架內的蓄水筒,設置在此蓄水筒下部的回流口Ⅰ,設置在毛渠內的浮子限位架,設置在此浮子限位架內的浮子,固定在所述浮子限位架上端的連通管,設置在此連通管下部的回流口Ⅱ,設置在所述的連通管下部的進水口,此進水口與分水管相連接,所述的浮子在浮子限位架內向上浮動,堵住連通管的底部的出水口,
所述的回流口Ⅰ和回流口Ⅱ通過回流管相連接。
所述的進水管道內徑為290mm-310mm。
所述的蓄水筒為內徑為350mm-370mm、高為590mm-610mm的不銹鋼圓筒。
所述的連通管的內徑為45mm-55mm。
所述的回流口Ⅰ、回流口Ⅱ的內徑為20mm-30mm。
所述的毛渠水位高度控制浮子為直徑190mm-210mm的不銹鋼圓柱形浮子。
一種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在毛渠水位低于設定的高度時,毛渠水位高度控制浮子不堵塞連通管水向下流出,進入連通管的水流進毛渠,農渠水流不流向蓄水筒,由于蓄水筒很輕,被進水管道水流托起,從農渠進入水流流進毛渠,農渠來水(即從進水管道來水和分水管處來水)都進入毛渠;
(2)毛渠水位達到設定水位高度,毛渠水位高度控制浮子在浮力作用下,堵塞連通管向下出水口,連通管水流向蓄水筒,蓄水筒重量增加,向下壓力增大,進水管道出水阻力增大,出水流量變小,直至關閉不出水,農渠兩處來水都停止進入毛渠。
本發明的優點:
(1)本發明的稻田農渠配水防溢流自動控制裝置及使用方法,配水自控裝置代替人工配水管理,實現了農渠向毛渠配水機械化、自動化,提高了稻田灌溉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灌水管理效率和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未經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29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