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協作機械臂的人體上肢多維末端剛度測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2974.X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2448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琴;劉濟漢;熊蔡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22 | 分類號: | A61B5/22;A61B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華之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67 | 代理人: | 王世芳;曹葆青 |
| 地址: | 430074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協作 機械 人體 上肢 多維 末端 剛度 測量方法 | ||
1.一種基于協作機械臂的人體上肢多維末端剛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執行的如下步驟:
(1)生成擾動控制信息,以用于發送給機械臂工具端,運動控制信息包括位置序列ds與對應的時間序列ts,
(2)受試者以上肢握住機械臂工具端的握把,按照ts中的時間信息向機械臂發送對應的ds中的目標位置信息,使機械臂執行擾動,收集上肢末端回復力數據f和上肢末端的位移數據x,
(3)根據上肢末端回復力數據f和上肢末端的位移數據x,進行剛度解算,獲得人體上肢多維的末端剛度值,
步驟(1)中,為使產生的擾動能滿足頻帶范圍的需求,構建雙邊的理想幅值譜函數,為滿足N維測量需求,分別構建N個服從區間(-π,π)上均勻分布的隨機相位譜函數,將理想幅值譜函數與隨機相位譜函數相結合,得到期望頻譜函數,對期望頻譜函數進行反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到對應的時域函數,時域函數為離散的位置序列,對時域函數執行縮放,以滿足擾動幅值條件,將縮放后時域函數的關鍵點作為擾動位置目標,從而獲得位置序列ds與對應的時間序列ts,
步驟(1)的具體步驟為:
設所使用機械臂的控制頻率為fc,產生擾動的總持續時間為ta,總控制點數num=tafc,num為偶數,
(1.1)構建理想幅值譜函數
設期望的頻帶范圍的上限是fh,下限是fl,構建雙邊的理想幅值譜函數A(n)如下:
其中,n為控制點序號,n=1,2,…,num,ta為擾動的總持續時間,num為總控制點數,
(1.2)構建隨機相位譜函數
設需測量維度為N的末端剛度,分別構建N個服從區間(-π,π)上均勻分布的單邊隨機相位譜函數如下:
其中,i代表維度序號,i=1,2,…,N,m為控制點序號,m=1,2,…,num/2,每個維度上的充分隨機且相互獨立的,保證產生的擾動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則雙邊的隨機相位譜函數如下:
其中i代表維度序號,n為控制點序號,num為總控制點數,
(1.3)變換為時域位置函數
將理想幅值譜函數與隨機相位譜函數相結合,得到N個期望頻譜函數Di(n):
其中,n為控制點序號,表示虛數單位,對期望頻譜函數進行反快速傅里葉變換得到對應的時域函數di(k)如下:
di(k)=ifft(Di(n))
di(k)是離散的位置序列,k為位置序號,k=1,2,…,num,
(1.4)擾動幅值縮放
設定實際施加擾動的最大幅值為dmax,依據位置序列di(k)與擾動中心點的歐氏距離的最大值,對di(k)進行縮放以滿足幅值條件,縮放后的位置序列如下:
其中k為位置序號,
(1.5)生成擾動控制信息
將縮放后位置序列的關鍵點作為擾動位置目標,從而獲得位置序列ds與對應的時間序列ts。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協作機械臂的人體上肢多維末端剛度測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確定距離量ρ(k)中所有局部最大值對應的序號和所有局部最小值對應的序號,進而確定縮放后位置序列的關鍵點,組成序號集合Id如下:
Id={k|ρ(k)≥ρ(k-1)andρ(k)≥ρ(k+1)}∪{k|ρ(k)≤ρ(k-1)andρ(k)≤ρ(k+1)}
得到位置序列與對應的時間序列其中p代表關鍵點的位置序號,ds與ts共同構成了最終發送給機械臂工具端的擾動控制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科技大學,未經華中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2974.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