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季也蒙畢赤酵母及其在生物除臭中的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011032839.5 | 申請日: | 2020-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1597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8 |
| 發明(設計)人: | 鄒樹平;丁亦然;薛亞平;鄭裕國;周海巖;柯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16 | 分類號: | C12N1/16;B01D53/85;C12R1/84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韓聰 |
| 地址: | 31001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季也蒙畢赤 酵母 及其 生物 除臭 中的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及其在生物除臭中的應用,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所述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的保藏編號為CCTCC NO:M 2020191。該菌株除臭效率高,無生物危險,利用季也蒙畢赤酵母K1制成的生物除臭菌劑對餐廚垃圾產生的臭氣有明顯的降解作用,具有較好的應用潛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guilliermondii)K1及其在生物除臭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惡臭是一切刺激嗅覺器官引起人們不愉快及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氣體總稱。惡臭是世界公認的七大公害之一,僅次于噪音。惡臭會使人產生惡心,頭暈,嘔吐等反應,嚴重還會引起人類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餐廚垃圾由于高含水率和高有機質含量,極易腐敗,導致臭氣散發,滋生蟲蠅。
目前除臭方法主要有三種: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適用于臭氣污染物濃度較大的場合,具有臭氣處理效率高,處理停留時間短,啟動快等優勢;但也存在處理容易引起二次污染、設備耗資大、操作要求高等缺點。
生物除臭方法與物理和化學方法相比,過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學物質,可以在正常溫度(10℃~40℃)和壓力中進行,比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加簡單。而且微生物降解通常都是氧化反應的,臭氣的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水、硫酸鹽和硝酸鹽等,不會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填埋場、垃圾壓縮站、垃圾壓縮車等垃圾處理場所采用的微生物除臭方式與畜牧養殖場的除臭方式相似,以使用生物活菌噴霧為主。
專利文獻CN 109260940 A公開了應用于垃圾填埋場或污泥中惡臭氣體去除的復合微生物除臭劑,包含產堿桿菌屬、芽孢桿菌屬和顯核菌屬細菌。應用時,菌株按照1:5~15添加到新鮮污泥或新鮮垃圾中,48h后對惡臭氣體的抑制率達到20%以上。
專利文獻CN 110314529 A公開了一種復合微生物除臭劑,包括復合微生物和酶活劑,所述復合微生物由乳酸片球菌17~23%、雙歧乳桿菌19-22%、嗜酸乳桿菌18-21%、糞產堿桿菌22-28%、沼澤紅假單胞菌13-19%組成;所選微生物以垃圾濾液原籍菌為主,對環境適應性強。所述微生物除臭劑的使用條件要求pH值為6.5-8.5,溫度為28-37℃,除臭時間為60h,使用量5-8vt%。
自然界的微生物種類繁多,開發出更多的高效除臭菌株是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的用于生物除臭的菌株,以拓寬除臭菌劑的選擇范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從浙江工業大學的食堂餐廚垃圾中分離篩選得到一個具有高效除臭能力的菌株K1,經鑒定該菌屬于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因此命名為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K1,于2020年6月10日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保藏編號為CCTCC NO:M2020191,保藏地址:中國武漢、武漢大學。
本發明還提供了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在生物除臭中的應用。
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作為生物除臭菌劑應用到食堂垃圾堆放區,垃圾中轉站等,以去除餐廚垃圾異味。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生物除臭菌劑,其活性成分為所述的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
進一步地,菌劑中季也蒙畢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K1活菌數大于108CFU/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103283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